[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双单元受话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2102.5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2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文剑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8 | 分类号: | H04R9/08;H04R9/02 |
| 代理公司: | 无锡互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6 | 代理人: | 董娟,陈军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滤波 功能 单元 受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受话器,更具体涉及一种双单元受话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双单元动铁平衡受话器的结构中,每个受话器均具有各自的出音孔,并使用导音管将两个受话器输出耦合。这种结构的缺点是当两个受话器具有不同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时,这种耦合方式无法提供声滤波特性,仅是简单耦合。若要实现提供声滤波特性,需要增加信号调理和滤波电路完成声音的滤波。在耳机等消费电子应用中,无法带给客户最佳的声学特性和体验,并使的单元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双单元受话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双单元受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受话器和第二受话器,所述第一受话器包括第一壳体以及由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隔成的第一前气室和第一后气室,所述第二受话器包括第二壳体以及由所述第二壳体的内腔隔成的第二前气室和第二后气室,所述第一前气室和第二前气室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端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前气室连通的出音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受话器的出音口处设有导音管,所述导音管与所述出音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的一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面贴合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贴合的一面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和所述第二开口的口径大小相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开口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边缘重合。
其有益效果为:在该结构中,出音口以及第一前气室和第二前气室的连通设计,其可以等效为阻容滤波电路中的电容、电阻和电感,声压可以等效为电压,由此构成对声音的滤波功能,使其在不增加被动元件即电容、电阻和电感构成的阻容滤波电路的情况下,便可实现双单元受话器的滤波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意性地公开了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具有滤波功能的受话器。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滤波功能的双单元受话器包括第一受话器1和第二受话器2。
第一受话器1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位于第一壳体11的腔体中的马达组件12和膜片组件13。马达组件12和膜片组件13通过连接杆14连接。
马达组件12包括线圈121、电枢122、磁铁框123和两块磁铁124。磁铁框123内设有两块磁铁124。线圈121和磁铁124均与第一壳体11的内底部连接。电枢122的一端和磁体框123的外表面连接,电枢122的另一端穿过线圈121位于两块磁铁124之间。电枢122与两块磁铁123不接触。
膜片组件13包括依次连接的膜片框131、膜片132和振板133。膜片框131大体为为设有方形内孔1311的方形框体。膜片132覆盖膜片框131的方形内孔1311并与膜片框131粘贴连接。振板133朝向马达组件12。振板133的一边和膜片框131的一边重叠,振板133的其余边与膜片框131的内孔之间设有空隙,便于振板133能够上下振动。膜片框131的外边缘分别和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连接。膜片组件13和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垂直设置。膜片框131的外部边缘与第一壳体11的内侧壁密封连接。膜片框131将第一壳体11的腔体分成第一前气室31和第一后气室32。马达组件12位于第一后气室32中。第一壳体11的端部开设有与第一前气室32联通的出音口111。第一壳体11的端部还设有导音管112。导音管112和出音口111连通。出音口111处产生的声音通过导音管112进行传递。
本发明保证两个受话器的各自的前气室联通,两个受话器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两个受话器的体积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受话器2的长度大于第一受话器1的长度。且在该实施例中,第二受话器2和第一受话器1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描述第二受话器2的结构。同样,第二受话器2包括第二壳体21以及由第二壳体21的内腔体分割成的第二前气室41和第二后气室42。第一前气室31和第二前气室4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1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圆柱体电声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MEMS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