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止回阀及管道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2101.0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0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邹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K15/03 | 分类号: | F16K15/03;F16K27/02;F16K27/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刘书芝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止回阀 管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止回阀及管道组件。
背景技术
止回阀又称单向阀或逆止阀,其作用是防止管路中的流体倒流。通常止回阀依靠流体流动的力量自行开启或关闭启闭件,以防止流体倒流。止回阀属于自动阀类,主要用于流体单向流动的管道上,只允许流体向一个方向流动,以防止发生事故。现有技术中的回阀,连接阀瓣的安装轴位于管道中,安装轴会受到管道中流体的影响,例如流体中的杂质会卡住安装轴,导致阀瓣不能完全封闭阀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回阀,其阀瓣的安装轴不受阀体中流体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用上述止回阀的管道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止回阀,其包括阀体、阀盖、安装轴和阀瓣;阀体的内部具有阀腔,阀盖连接至阀体,阀体和阀盖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容纳安装轴的槽,槽远离流经阀腔的流体以避免流体流入槽;阀瓣的一端连接至安装轴并且阀瓣的另一端伸入阀腔,阀瓣相对于阀体可转动,并且阀瓣在流体回流的作用下封闭阀腔。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体开设有第一槽并且阀盖开设有第二槽,安装轴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一槽中并且安装轴的另一部分容纳在第二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第一槽包括两个第一安装槽和一个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位于两个第一安装槽之间,并且第二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第一安装槽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第二槽包括两个第三安装槽和一个第四安装槽,第四安装槽位于两个第三安装槽之间,并且第四安装槽的深度大于第三安装槽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瓣包括连接至安装轴的连接部;阀体开设有容纳连接部的第一开口,连接部的至少一部分容纳在第一开口中,第一开口将第二安装槽和阀腔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体具有形成第一开口的第一安装部,第一安装部的底壁具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靠近第二安装槽的一端高于远离第二安装槽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盖开设有容纳连接部的第二开口,连接部的一部分容纳在第一开口中并且连接部的另一部分容纳在第二开口中,第二开口与第四安装槽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瓣还包括连接至连接部的止回部;止回阀还包括连接至阀体的内壁的阀座,阀座的中部具有流通口;止回部的面积大于流通口的面积,止回部在流体回流的作用下封闭流通口。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止回阀的阀座与阀体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50度。
一种管道组件,其包括进液管道、出液管道以及上述任一项中的止回阀;进液管道连接至阀体的一端,出液管道连接至阀体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止回阀和管道组件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阀体和阀盖中的至少一者开设有槽,槽用于容纳安装轴,并且槽远离流经阀腔的流体设置,所以阀瓣的打开或封闭阀腔免受阀腔中流体的影响,避免了流体中的杂质流入槽,安装轴在槽内始终正常运转,使得阀瓣始终能封闭阀腔。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2中Ⅱ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阀盖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止回阀的阀瓣的示意图。
图标:100-止回阀;110-阀体;111-阀腔;112-进液腔;113-出液腔;114-第一槽;114a-第一安装槽;114b-第二安装槽;115-第一安装部;116-第一开口;117-第一斜面;130-阀盖;131-第二槽;131a-第三安装槽;131b-第四安装槽;133-第二安装部;135-第二开口;136-第二斜面;137-第一密封槽;150-安装轴;170-阀瓣;171-连接部;173-止回部;175-传压孔;177-第一通孔;190-阀座;191-流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艾尔泰流体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21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方法
- 下一篇: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及显示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