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352.7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45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苟兴芹;蒋永红;徐志会;穆林立;黄丽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5 | 分类号: | A61G7/0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 |
地址: | 401519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室 引流 床头 悬挂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
背景技术
脑室引流是经颅脑钻孔、侧脑室穿刺后,导入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适用于脑出血、脑积水、颅内压的测定、注入药物、脑疝的预防及抢救,目的为调节和监控颅内压。对脑室引流管,护理具有以下要点要求:
1、患者取平卧或侧卧位,床头抬高15°~30°,引流瓶挂于床头,平卧时高于侧脑室(相当于仰卧位时两外耳孔连线)10~15cm,侧卧时以正中矢状面为基线,高出15cm~18cm,防止引流过多导致颅内压降低;
2、对清醒患者加强心理护理,交代注意事项;对烦躁、意识不清,有精神症状者,适当约束,防止自行拔管;
3、搬运患者时夹闭引流管,暂停引流;
4、患者体位改变时相应调节引流最高点位置;
5、通过观察引流管内水柱是否搏动来判断引流管是否通畅,无引流的原因除创腔无引流的原因外,还可能为颅内压低于1.18~1.47kpa,引流管高度应适当给予调整与处理。
针对脑室引流管的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该类管道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调整引流袋悬挂的高度,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患者体位不停的变化、现在使用的输液架或在墙壁上固定悬挂位置,很难达到相应要求,因此有必要改进悬挂装置,满足引流袋悬挂高度稳定,减轻护士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随意更改引流袋悬挂高度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开了一种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包括竖向支板和横向支板,所述竖向支板和横向支板成L型固定连接,在竖向支板上设置有刻度,沿着刻度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所述竖向支板包括下支板和上支板,下支板和上支板的相对面设置有齿条,在下支板和上支板之间设置有齿轮,下支板和上支板的两侧镶嵌在轨道内。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在下支板和上支板之间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齿轮以及与齿轮对应的齿条,在两齿轮之间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定有步进电机,用于控制所述步进电机的开关设置在下支板的左下方。
有益效果:
1、将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短端插入患者头部床垫下,牢靠、稳定,方便头部引流袋的悬挂,可根据患者需要随时取放。
2、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长端刻制有刻度,并在相应位置设置挂钩,护士比较直观的确定悬挂的高度,不需要每次去测量。
3、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短端插入患者头部床垫下,在为患者摇取卧位高度时,与床头高度一起升降,不需要护士每次调整患者体位时去改变引流袋悬挂位置。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竖向支板的侧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竖向支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包括竖向支板1和横向支板2,所述竖向支板1和横向支板2成L型固定连接,在竖向支板1上设置有刻度,沿着刻度设置有挂钩17。
本实施例提供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将所述竖向支板1和横向支板2设计为板状结构而不是棍状结构的原因是医护人员需要将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的横板插入患者头部床垫下,牢靠、稳定,方便头部引流袋的悬挂,可根据患者需要随时取放,而如果是棍状结构的话,就不方便放在患者头部床垫下,以免造成对患者的不适。再者,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竖向支板刻制有刻度,并在相应位置设置挂钩以方便护士比较直观的确定悬挂的高度,而不需要每次去测量;另外,将本申请实施例L型脑室引流床头悬挂架短端插入患者头部床垫下,在为患者摇取卧位高度时,该悬挂架能够与床头高度一起升降,不需要护士每次调整患者体位时去改变引流袋悬挂位置,从而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小了患者的不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未经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3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