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运行模式微电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1231.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21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方连航;刘红岩;谢振超;朱望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4/00 | 分类号: | H02J4/00;H02J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570215 海南省海口***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模式 电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网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运行模式微电网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伴随着能源消耗的日益加剧,能源匮乏、利用率低以及环境污染也愈演愈烈,而微电网以其灵活、高效、经济、环保以及能源多样等优势成为发展电力行业、解决能源问题的主要战略手段。微电网能够整合大量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有助于解决大电网遇到的各种问题,是未来智能电网中配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电网的运行控制必须具有在并网和孤网运行模式下平稳切换的能力,现有的微电网运行,大都是两种模式的直接切换,切换策略单一,运行不稳定。为了实现微电网的两种典型的运行模式间的平稳切换,需要一种能够在微电网多运行模式环境下合理切换平稳过渡的运行策略,从而提高微电网的供电可靠性,打造低碳环保能源与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运行模式微电网系统,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微电网不能平稳地进行运行模式的切换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运行模式微电网系统,包括:微电网总控制器、多个微电网;所述多个微电网通过输电线路和联络线路连接;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与所述多个微电网中每个微电网的微电网控制器电连接;其中,所述多个微电网中每个微电网还包括通过输电线依次连接的:发电站、变电站、负载功率调节器和负载;所述微电网控制器用于监视微电网的运行状态并将运行状态发送给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以及接收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以控制微电网以并网运行模式、风险运行模式、孤网运行模式、恢复并网运行模式之一的运行模式运行。
可选地,所述负载功率调节器包括:负载优先级存储单元,用于存储所述负载中各个负载的优先级;负载功率调节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的指令,按照所述负载的优先级调整所述变电站向所述负载输出的功率。
可选地,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包括风险运行模式控制模块,所述风险运行模式控制模块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微电网之间的功率流向;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输电线路和发电站的负荷和出力。
可选地,在所述多个微电网包括第一微电网和第二微电网,所述第一微电网与主电网联络,所述第二微电网与所述第一微电网联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以下之一: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主电网与所述第二微电网分别向所述第一微电网传输功率;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主电网向所述第一微电网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微电网向所述第二微电网传输功率;第三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微电网分别向所述主电网和所述第二微电网传输功率;第四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微电网向所述第一微电网传输功率,所述第一微电网向所述主电网传输功率。
可选地,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还包括:孤网运行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微电网中的一个或者多个微电网出现故障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微电网由风险运行模式转为孤网运行模式。
可选地,所述孤网运行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微电网中出现机组故障退出运行的情况下,相对应地切除该微电网的负荷,以维持功率平衡;第四控制模块,用于在微电网中出现线路故障跳开负荷的情况下,相对应地减少该微电网的出力,以维持功率平衡。
可选地,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还包括:恢复并网运行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多个微电网的故障都已经被排除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多个微电网由孤网运行模式转为恢复并网运行模式。
可选地,所述恢复并网运行模式控制模块包括:第五控制模块,用于减少所述多个微电网中每个微电网与主电网之间的电压差;第六控制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微电网中每个微电网的频率,使得每个微电网的频率低于主电网的频率;第七控制模块,用于调整所述多个微电网中每个微电网的电压,使得主电网的电压的相位超前与每个微电网的电压的相位。
可选地,所述微电网总控制器还包括:并网运行模式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多个微电网由恢复并网运行模式转为并网运行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未经海南电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2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