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酊剂制作的搅拌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11165.9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4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孟丽华;王卫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市延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B01F7/24;B01F1/00;B01F15/00;B01F15/06;B02C18/10;B02C2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酊剂 制作 搅拌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药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酊剂制作的搅拌机。
背景技术
酊剂是我国传统的中药剂型,吸收起效作用迅速,具有处方中药材浸出成分的综合疗效,与从同一药材提出的单一成分相比,不但作用和缓,还能发挥单一成分所不能起到的治疗效果。生产时往往需要将生药浸在酒精里或把化学药物溶解在酒精里,且浸泡时需先将药材进行粉碎。使用时往往需要使用粉碎机和搅拌机两个设备,一般这两个设备分别采用单独设置,使得酊剂生产设备占地面积大且购置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酊剂制作的搅拌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碎机和搅拌机分开设置,占地面积大且购置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用于酊剂制作的搅拌机,包括罐体和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电机,
所述罐体内设置有通过筛网连通的粉碎腔和搅拌腔,所述粉碎腔与设置在所述罐体上的入料口连通,所述搅拌腔与输液管和排液管连接,
所述电机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内的转动杆连接,
所述转动杆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粉碎刀、竖板和螺旋浆,所述粉碎刀设置在所述粉碎腔下部,所述竖板和所述螺旋浆分别设置在所述搅拌腔的上部和下部,
所述搅拌腔外部环绕有控温系统,所述搅拌腔内设置有光纤传感器,
所述输液管上设置有第一电磁阀,
所述电机、所述控温系统、所述光纤传感器和所述第一电磁阀均与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温系统包括交错分布的冷水管和加热管,所述冷水管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和所述加热管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板为多个且圆周均匀分布在所述转动杆上,且所述竖板上设置有孔。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竖板呈波浪形。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粉碎腔与所述搅拌腔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杆、所述粉碎刀、所述竖板和所述螺旋浆均由不锈钢制成,且其上均设置有疏水层。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入料口处对称设置有可拆卸的两个压辊,所述压辊与手摇把手连接。
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搅拌腔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的空间排布和部件组合,在一个罐体内通过一个电机提供动力,完成了酊剂制备过程中药材粉碎和搅拌两个环节,实现了设备组合,有效节省了设备所占空间和所需电机数量,降低了设备所需生产及购置成本。其中,竖板的设置使得物料落入搅拌腔后可均匀散落在腔体内,而不是其中在某一区域,通过螺旋浆将其搅动开,这一设置有效缩短了药材与溶剂的混合时间,提高了药材的溶解速度,保证了最终产品的浓度均匀。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搅拌腔外部环绕有控温系统,搅拌腔内设置有光纤传感器,使得搅拌腔内的温度可以始终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因为发酵或搅拌操作造成搅拌腔内温度过热,造成溶剂蒸发或燃烧。这一设置有效保证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最终产品各物料配比的稳定性,设置科学合理。
2、本实用新型中竖板呈波浪形,有效增大了搅拌过程中竖板与物料的接触面积,加强了竖板对药材的分散效果。且竖板上设置有孔有效保证了其旋转时对药材的分散效果,同时降低了竖板所受到的旋转阻力,避免了不必要的能量消耗。
同时粉碎腔与搅拌腔采用可拆卸设置,有效提高了设备维修和运输时的便捷性,符合其使用需求,设置科学合理。转动杆、粉碎刀、竖板和螺旋浆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有效保证了这些部件的耐蚀性,避免了这些部件出现生锈现象,对产品造成污染。疏水层的设置则实现了上述部件的自清洁功能,避免了长期使用下,这些部件上附着过多残液或残渣,对其造成腐蚀或堵塞,影响其使用效果,同时进一步保障了产品质量。
3、本实用新型中入料口处对称设置有可拆卸的两个压辊,压辊与手摇把手连接。使用时通过入料口将药材放置粉碎腔时,可先经过压辊进行粗略粉碎,缩短药材在粉碎腔内的粉碎时间,保证产品的生产效率。
搅拌腔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曝气装置的设置有效避免了搅拌腔内较重物质或粘性物质始终沉积或粘附在腔体底部,有效保证了搅拌腔内不同区域的溶解性一致,设置科学合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结构框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市延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市延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11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安全提示功能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