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10518.3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57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勤;李京伶;李华;孙向东;张峻山;王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0 | 分类号: | B60N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11011 | 代理人: | 袁孜 |
地址: | 10007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乘员 防护 装置 小桌 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旅游客车领域,涉及一种车内地板上驾驶区后使用的带乘务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结构,其用于乘务员的倚靠、抓扶以及驾驶区与乘员区的隔离、安全防护。
背景技术
随着旅游业在国内的发展,旅游客车的人性化要求也越来越高,乘务人员的安全性及舒适性是设计人员必须要考虑的。旅游客车制造业中大多使用的小桌挡板均为成型的聚氨酯发泡材料,无自动回位防护装置。这种小桌挡板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1、结构复杂,安全性差。
2、乘务员倚靠板结构占用空间较大,并需人为翻转。
3、两点固定,稳定性及牢固性差。
现在的旅游车市场为适应客户的要求,越来越注重安全性及美观性,带乘务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不仅人性化强、安全可靠而且外形美观,所以为适应市场变化,应当推陈出新,做出设计改变。
在旅游车内安装具有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不仅要考虑乘务员与乘员的安全性,而且要考虑乘务员工作时不影响司机操作。大多数旅游客车行业的带乘务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均为内翻式,不能自动回位,需人为操作外翻或内翻,占用空间较大,存在司机空间受限制、牢固性差、安全性低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结构。该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结构具有倚靠、抓扶、隔离、牢固可靠、外形美观、安全防护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带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靠板、支架、旋转外套、弹簧、旋转内套、拨叉、小挡板;还包括前挡板、小桌上罩;防护靠板和支架通过旋转外套、弹簧、旋转内套、拨叉、橡胶防震套、小挡板连接;防护靠板与旋转外套固定连接;旋转外套为圆筒形;拨叉为L型;拨叉一边的侧端与旋转外套内壁固定;拨叉的另一边位于旋转内套内壁的内侧;旋转内套为圆柱筒形,圆柱筒形上具有一定高度的沟槽,沟槽为径向平面内的沿圆周方向的圆弧沟槽,圆弧角度为大于110度,小于130度;沟槽为拨叉的运动轨道;旋转内套位于旋转外套的内周;弹簧为开口的圆环弹簧,沿圆周曲线方向能够压缩;弹簧位于旋转外套内侧;且弹簧位于旋转外套和旋转内套之间;弹簧的一端具有小挡板,对弹簧的该端进行限位,该小挡板固定在旋转内套上,弹簧的另一端压在拨叉上,与拨叉同步运动。
优选地,旋转内套的上下位置具有两个宽度为20mm,角度120°的沟槽。
优选地,还包括橡胶防震套,橡胶防震套位于拨叉的背面。
优选地,弹簧的径向宽度大于旋转外套和旋转内套之间的径向间隙。
优选地,弹簧的高度与旋转内套沟槽的高度一致。
优选地,拨叉与弹簧接触面的最小宽度大于弹簧与旋转内套的径向厚度之和。
优选地,支架具有三个腿。
优选地,支架上安装有小桌上罩,支架前部安装有前挡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该挡板具有可自动旋转回位的乘务员防护装置,可供乘务员倚靠、抓扶,此装置不用时,可自动旋转回位,有效地节省了车内过道空间。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不仅具有倚靠、抓扶,而且具有隔离、防撞功能,保障了乘务员及乘客的安全性。其主要用于客车内部驾驶区与乘员区之间,供乘务员倚靠,乘客抓扶及驾驶区与乘员区之间隔离、防撞。
该挡板具有可自动旋转回位的乘务员防护装置,此防护装置在不用时,可自动旋转回位,有效地节省了车内空间。结构紧凑简单、安全可靠;此机构变化性强、操作简单、安装方便、持久耐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的平面尺寸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运动结构剖面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防护装置运动结构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支架平面图。
图5为支架的左视图。
图6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带乘员防护装置的小桌挡板,包括防护靠板1、支架2、旋转外套5、弹簧6、旋转内套7、拨叉8、橡胶防震套9、挡板;还包括前挡板3、小桌上罩4。
如图2、3,防护靠板1与旋转外套5固定连接;旋转外套5为圆筒形;拨叉8为L型;拨叉8一边的侧端与旋转外套5内壁固定,并位于弹簧的活动端(另一端)处;拨叉8的另一边位于旋转内套7内壁的内侧;即拨叉8一边的最小宽度大于弹簧与旋转内套7的径向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北方华德尼奥普兰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105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