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07360.4 | 申请日: | 201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艾超;柳叶;商平;杨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26;H01M10/65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49 | 代理人: | 蔡纯,高青 |
| 地址: | 213399 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电能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池模组。
背景技术
单体电池提供的能源是有限的,要满足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或者国家电网储能电池系统的电能需求势必要将众多的单体电池采用串、并联的方式连接成组,然后将这些电池模组再进行串、并联连接,达到一定的电压等级及容量等级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要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足够的电力需要,电池箱体中往往密布大量单体电池。实际运行环境中,电池系统需要具备大容量与大倍率放电等特点,而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大量热量增加了运行危险。
另外,对于一些寒冷地区或者寒冷季节,电池系统在户外使用时常常处于极低的温度环境,在低温下其放电性能大大降低,可用容量/能量急剧减少。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对温度变化较敏感,高容量、大功率的电池堆尤为明显。研究数据表明,锂离子电池堆的最佳工作温度为20℃至60℃,且电池堆内的最大温差不应超过6℃。若在理想的温度条件下工作,电池系统的寿命会得到有效的延长,性能亦将得到充分发挥。因此,应对电池系统的温度采取有效控制。
目前电池系统的温度控制,主要分为液冷控温和风冷控温两种。使用液冷控温技术,不仅设计复杂,且生产成本高昂,系统维护困难;而目前的风冷控温技术仅针对整个电池系统进行风道设计,温度控制效果较差,温度调节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至少一个目的在于通过针对单体电池的极柱和极柱连接片设计控温导气装置,提升温度控制效果,减少温度调节耗时。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模组,包括:多个单体电池;极柱连接片,用于连接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极柱,使所述多个单体电池串联和/或并联;控温导气装置,覆盖所述极柱连接片,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用于进气,所述第二开口用于排气,所述第三开口设置在与所述极柱连接片相对应的位置,使得气体在从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开口流动的过程中经过且接触所述极柱连接片;模组架,用于容纳所述多个单体电池。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置在所述控温导气装置的彼此相对的两侧,或者设置在所述控温导气装置的同一侧,或者设置在所述控温导气装置的任意侧面。
优选地,所述控温导气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所述模组架包括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的位置和形状匹配以使所述控温导气装置可安装到所述模组架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凸起,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凹槽。
优选地,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伸出件,所述凹槽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设置成使得当所述凸起置于所述凹槽中时,所述伸出件插入所述固定孔中。
优选地,所述模组架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焊接在一起形成容纳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空间,所述凹槽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卡勾,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的大小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卡勾之间实现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模组架包括侧板、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彼此铆接或螺栓连接在一起形成容纳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空间,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侧板上。
优选地,所述控温导气装置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导线引出槽,用于使所述极柱连接片上连接的导线从所述控温导气装置中引出。
优选地,所述极柱连接片布置成两排,所述控温导气装置的数目为两个,在每一排所述极柱连接片上方设置一个所述控温导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多个单体电池各自具有防爆阀,所述电池模组还包括:防爆导气装置,覆盖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所述防爆阀,具有第四开口和第五开口,所述第四开口设置在与所述防爆阀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五开口用于将冲出所述防爆阀的气体排出所述防爆导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控温导气装置和所述防爆导气装置一体成型。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池模组中,利用控温导气装置覆盖多个单体电池的极柱和极柱连接片,使得气体在从所述第一开口向所述第二开口流动的过程中经过且接触极柱连接片,从而能够借助风机针对温度控制的重点部分——单体电池的极柱和极柱连接片进行控温,从而提升温度控制效果,减少温度调节耗时。控温导气装置的开口采用多样化的设计,便于根据不同场景设置不同形式的开口。控温导气装置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安装于模组架上,能够应对不同连接方法制造而成的模组架,且安装方法简单,便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73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茶杯座沙发
- 下一篇:密绕线圈盘、电磁炉以及密绕线圈盘的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