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06494.4 | 申请日: | 2016-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3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王锐镔;温林成;黄霖;李家坡;符福辉;孟令超;刘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0;H01R13/717 |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32108 | 代理人: | 谭建成 |
| 地址: | 330099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安全 节能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插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多的数码产品、电器进入家庭,如电视机、空调、冰箱、热水器等高能耗电器,为人类的生活创造了非常多的便利,但同时也造成家庭能源消耗的急剧增长,尤其是待机功耗的浪费,与全球范围开始倡导的低碳地球背道而驰。根据国际经济合作组织调查,各国因待机而消耗的能量约占能耗总数的3%~13%,其中澳大利亚12%左右,韩国11%左右,德国10%左右,英国8%左右,日本7%左右,美国5%左右,芬兰5%左右。目前我国城市家庭的平均待机能耗已经占到了家庭总能耗的10%左右,相当于每个家庭使用着一盏15-30W的“长明灯”。待机能耗像一只隐形的吸血虫,在浪费能源的同时形成了巨大的环保压力。同时不断开电器电源,电器长期处于待机或工作状态,电器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包括主控芯片、电流采样电路、显示电路、A/D模数转换电路和复位触发重启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通过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主控芯片还分别与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复位触发重启电路相连,所述复位触发重启电路包括开关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5V,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和常开触点分别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开关并联在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常开触点的两端。
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STC89C51RC,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和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电流互感器串联,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芯片型号为ADCO832,所述显示电路型号为LCD5110液晶屏。
还设有LED光源告警电路和HC-05主从一体蓝牙串口,所述LED光源告警电路和所述HC-05主从一体蓝牙串口分别与所述STC89C51RC相连。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嵌入一种能够自动识别负载电器功率与电流的主控芯片,判断电器是否处于工作状态,对待机电器实现自动断电;可自动切断插座内部电路,负载断电后,插座自身全部硬件结构处于断电状态,彻底解决了安全问题和插座自身能耗问题;复位触发重启电路中的开关,可一键重启电路,智能系统开始工作,重新为用电器安全供电;集成LED光源告警电路,当用电器的使用功率超过插座的安全限定功率时,触发插座的报警功能,蜂鸣器响起,提醒使用者使用额定功率更大的插座,防止线路过载引发安全隐患。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智能、安全等有益效果,有效堵住能源浪费的这个缺口,和国家的产业政策非常吻合,可有效提升插座产业水平。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2是复位触发重启电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安全节能插座,包括主控芯片、电流采样电路、显示电路、A/D模数转换电路和复位触发重启电路,所述电流采样电路通过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与所述主控芯片相连,所述主控芯片还分别与所述显示电路和所述复位触发重启电路相连,所述复位触发重启电路包括开关和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一端连接电源+5V,所述继电器的线圈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主控芯片,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的动触点和常开触点分别连接市电火线,所述开关并联在所述动触点和所述常开触点的两端。
所述主控芯片型号为STC89C51RC,所述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电流互感器和采样电阻,所述采样电阻与所述电流互感器串联,所述A/D模数转换电路芯片型号为ADCO832,所述显示电路型号为LCD5110液晶屏。
还设有LED光源告警电路和HC-05主从一体蓝牙串口,所述LED光源告警电路和所述HC-05主从一体蓝牙串口分别与所述STC89C51RC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工程学院,未经南昌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64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