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6201.2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48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郝玉波;李梁;葛选良;李柱刚;王萍;赵宏亮;杨忠良;陈磊;陆欣媛;侯国强;李禹尧;孙丹;李波;姜辉;刘凯;任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04 | 分类号: | G01N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茎基腐病 采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
背景技术
玉米茎基腐病又称玉米茎基腐病或玉米青枯病,是玉米的头号病害。该病害在我国各玉米产区也均有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为10%~20%,多雨年份发病严重,最高可达80%以上。因此研究玉米茎基腐病的发病原理及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研究玉米茎基腐病时,需要采集茎基腐病典型病状植株。在此过程中最简单的方法是用剪刀剪取发病的茎基部分,而普通的剪刀刀片成直线状无法将玉米的茎基部分固定住,从而造成采样困难。除此之外,由于玉米的茎基部分比较坚硬,使用普通的剪刀会比较费力。综上,开发一种省力、便携的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省力、便携、可折叠的一种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包括刀柄、复位装置、固定螺栓、中心轴、上刀头和下刀头四部分组成;
所述刀柄包括剪刀柄和连接螺栓构成,所述刀柄采用曲线设计,并且采用塑料材质;
所述复位装置由复位杆与复位弹簧组成,复位杆上固定有复位弹簧,连接螺栓连接剪刀柄与复位杆;所述连接螺栓连接复位杆上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剪刀柄可以绕连接螺栓进行旋转;
所述固定螺栓连接复位装置与刀头,所述刀头由上刀头与下刀头组成采用钢材质,上刀头与下刀头于中心轴出固定,并且通过绕中心轴旋转;
所述上刀头由轴向剥皮刀与环向切割刀组成,环向剥皮刀的刀形为曲线形,主要用来环向切割玉米的茎基部分,轴向剥皮刀位于上刀头的顶部,主要用来轴向切割玉米秸秆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此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重量轻,可折叠,便于携带,有利于户外采样;
(2)此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比较省力;
(3)此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功能多样,不仅可以实现横向切割还能实现轴向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产品上刀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图2对本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玉米茎基腐病采样装置,包括刀柄1、复位装置2、固定螺栓3、中心轴4、上刀头5和下刀头6四部分组成,
所述刀柄1包括剪刀柄1-1和连接螺栓1-2构成,所述刀柄1采用曲线设计,握持更舒适,并且采用塑料材质,重量轻;
所述复位装置2由复位杆2-1与复位弹簧2-2组成,复位杆上固定有复位弹簧,连接螺栓1-2连接剪刀柄1-1与复位杆2-1;所述连接螺栓1-2连接复位杆2-1上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剪刀柄1-1可以绕连接螺栓1-2进行旋转,从而实现折叠,方便携带;
所述固定螺栓3连接复位装置2与上刀头5和下刀头6,所述刀头由上刀头5与下刀头6组成采用钢材质,硬度大且耐磨,上刀头5与下刀头6于中心轴4出固定,并且通过绕中心轴旋转4而实现相对运动;
所述上刀头5由轴向剥皮刀5-1与环向切割刀5-2组成,环向剥皮刀5-2的刀形为曲线形,主要用来环向切割玉米的茎基部分,轴向剥皮刀5-1位于上刀头的顶部,主要用来轴向切割玉米秸秆外壳。
操作的具体过程:使用者用双手握住刀柄,并且将玉米秸秆放入环向切割刀内,通过向内运动从而实现玉米茎基的横向切割。使用者将轴向剥皮刀放置于玉米秸秆的外壳处,通过向下运动从而实现玉米茎基外壳的去除。
本装置的上述内容已经参考图1、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未经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62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