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899.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543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曹庆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方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9/26 | 分类号: | B29C39/26;B29C39/3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胶 护套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是用来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通常使用在工业中,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拉伸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模具种类很多,根据加工对象和加工工艺可分为:加工金属的模具,加工非金属和粉末冶金的模具,按所成型的材料的不同,模具可分为五金模具、塑胶模具、以及其特殊模具,根据结构特点,模具又可分为平面的冲裁模和具有空间的型腔模。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功能单一,没有设置冷却管、卡位柱和卡位槽,不能快速的将模具内部冷却,不能使硅胶保护套快速凝固成型,也不能卡住上模板和下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没有设置冷却管、卡位柱和卡位槽,不能快速的将模具内部冷却,不能使硅胶保护套快速凝固成型,也不能卡住上模板和下模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硅胶保护套成型模具,包括下模板、低凹槽和压液凸台,所述下模板的前表面设置有第一模具拉手棱,且下模板的上端设置有上模板,所述第一模具拉手棱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模具拉手棱,且第一模具拉手棱的内部设置有卡位柱,所述第一模具拉手棱一侧靠近下模板的前表面位置处设置有冷却液插入管口,所述上模板的一侧设置有搬耳,且上模板的上端设置有注液口,所述低凹槽安装在下模板的内部,且低凹槽的内部设置有保护套成型凸台,所述低凹槽一侧远离第一模具拉手棱的一端位置处设置有通气孔,所述低凹槽内部靠近保护套成型凸台的一侧位置处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压液凸台安装在上模板的内部,且压液凸台的内部设置有保护套成型凹槽,所述保护套成型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管凹槽,所述第二模具拉手棱的内部设置有卡位槽。
优选的,所述冷却液插入管口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冷却液插入管口分别对称安装在第一模具拉手棱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搬耳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搬耳分别安装在上模板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冷却管为圆柱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为直角圆孔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冷却管,能够快速的将模具内部冷却,使硅胶保护套快速凝固成型,避免了因模具内部热量无法散去,而导致硅胶保护套成型慢,影响效率的问题,同时也设置了卡位柱和卡位槽,能够卡柱上模板和下模板,避免了因上冷板和下模板不能刚好吻合压住,而导致硅胶保护套外形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能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模具拉手棱、2-冷却液插入管口、3-下模板、4-上模板、5-搬耳、6-注液口、7-第二模具拉手棱、8-冷却管、9-通气孔、10-保护套成型凸台、11-底凹槽、12-卡位柱、13-卡位槽、14-冷却管凹槽、15-保护套成型凹槽、16-压液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方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方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式变压器组合式可调节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生产高频精细振动筛网用的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