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819.7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82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赵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管 抗拉强度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用软管检测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车用软管在汽车上用途广泛,按其功能划分,有离合器液压软管、制动软管、压缩机吸气软管、压缩机排气软管等,一个合格的软管必须符合技术标准要求,其耐久性、拉脱力也要符合相关标准,如达不到基本的标准将会影响整车的安全性能。目前汽车生产基地没有专用的检测装置,基本上按照软管制造商自己提供的检测报告进行入库检验,如果不进行规范地检验,就无法检验出不合格品的存在,导致不合格品装车后存在着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自行检测软管抗拉强度、结构简单、精度高、便于制造和操作的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测力计,测力计的测试端设置有用于固定软管铆件的固定卡夹,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架,固定架包括两个架板和设置于两个架板之间的导轨,两个架板之间设置有滑块,滑块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固定软管的定位夹,滑块两侧面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滑槽,底座上设置有转动轮,转动轮位于滑块靠近测力计的一侧,转动轮为凸轮,转动轮的边缘与滑块靠近测力计的一侧面抵接。滑块侧面设置滑槽,滑块能够通过滑槽沿着导轨在两个架板之间滑动,将软管固定在定位夹上,软管铆件固定在固定卡夹上。转动轮为凸轮,转动轮的边缘与滑块靠近测力计的一侧面抵接,旋转转动轮时,凸轮结构的转动轮挤压滑块,使滑块朝向远离测力计的方向移动。定位夹固定在滑块上,移动的滑块对软管施加拉力,软管与软管铆件连接处受到转动轮对滑块的挤压力,测力计上显示了软管与软管铆件连接处承受的拉力数值,当数值大于等于相关标准,而此时软管和软管铆件依然未拉脱,则此软管和软管铆件的抗拉强度符合标准,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底座可以采用槽钢制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而且检测的数值能够精确显示,便于使用软管的汽车制造方自行检测,进一步增强软管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夹包括定位条和位于定位条上的压板,定位条上设置有用于对软管定位的定位槽,压板与定位条螺栓连接。定位夹包括定位条和位于定位条上的压板,将软管固定于定位套上的定位槽内,再将压板压紧在软管上方,利用螺栓将压板压紧,实现软管的固定,保证软管固定的牢固度,避免软管在滑块受力时与定位夹产生位移,进而保证抗拉强度测试的精确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导轨为圆柱体杆件结构,滑槽是与导轨间隙配合的圆弧槽。导轨为圆柱体杆件结构,滑槽是与导轨间隙配合的圆弧槽,滑槽与导轨接触面为弧形面,减小滑槽与导轨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滑块沿着导轨滑动,使滑块受到的外力不受摩擦力影响。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动轮侧面设置有摇柄。转动轮侧面设置有摇柄,便于通过摇柄转动转动轮,便于对转动轮施力。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力计与底座之间设置有支架,支架包括断面呈倒“凹”字形的支撑部和位于支撑部两端的耳板,耳板与底座螺栓连接,测力计与支撑部螺栓连接。支架包括支撑部和耳板,支撑部呈倒置的“凹”字形,通过支撑部垫高测力计的高度,使测力计上的固定卡夹与滑块上的定位夹位于同一个平面内,保证软管与软管铆件之间所受拉力方向与测力计同轴,提高检测精度。耳板用于将支撑部固定在底座上。
作为优选,所述的架板断面呈“凸”字形,架板底面与底座固定相连,导轨垂直贯穿架板的立面并与架板过盈配合。架板断面呈“凸”字形,架板底面与底座固定相连,增强架板与底座之间的连接强度,保证导轨垂直贯穿架板时轴线始终不变,避免导轨轴向倾斜。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用软管抗拉强度检测装置具备下述优点:定位夹固定在滑块上,移动的滑块对软管施加拉力,软管与软管铆件连接处受到转动轮对滑块的挤压力,测力计上显示了软管与软管铆件连接处承受的拉力数值,当数值大于等于相关标准,而此时软管和软管铆件依然未拉脱,则此软管和软管铆件的抗拉强度符合标准,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底座可以采用槽钢制作,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生产,而且检测的数值能够精确显示,便于使用软管的汽车制造方自行检测,进一步增强软管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定位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底座,2-测力计,3-固定卡夹,4-架板,5-导轨,6-滑块,7-定位条,8-定位槽,9-压板,10-转动轮,11-摇柄,12-支撑部,13-耳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福林国润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8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拉拔力测试夹具
- 下一篇:一种筒状针织物双向拉伸性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