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5190.6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90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璐;杨映华;齐藤贵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04 | 分类号: | H01M2/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9 | 代理人: | 陈超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二次电池为可再充电电池,目前广泛地使用在各种设备中,例如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蜂窝电话、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相机和摄像机。
二次电池可通过将电极组件穿过壳体的开口插入到该壳体中并使用盖组件覆盖开口而形成,在电极组件中正电极、负电极和隔板被卷绕为胶卷的形式。集流板被形成在电极组件的两端并被电连接到盖组件的端子单元。因此,如果外部端子被连接到端子单元,则在电极组件中产生的电流可经由集流板和端子单元被提供到外部端子。
目前电极组件一般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到盖组件上。这样的连接方式使得电池体积大、重量重,且电极与极板接触面积小传输损耗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同样的储电量但体积小、重量轻的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二次电池,包括顶盖、下壳、电芯,其中顶盖包括正极电极、负极电极、正极极板、负极极板、盖板,正极电极、负极电极与盖板铆接连接。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极板(6)或负极极板(7)包括两侧的板部件以及中间的接头(14),板部件与接头之间的表面形成有导向槽,接头中间有用于电极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板部件与接头连接的拐弯处加工形成弧形过渡。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顶盖包括上绝缘垫或下绝缘垫。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正极电极和/或负极电极为T型结构,其底面有盲孔上面有盲孔。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盲孔底面为130度至160度的锥面,或高度在2mm以内的球面。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顶面的粗糙度为1.6以上。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在所述电极开口处,有非平面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为凸台或凹陷,所述下绝缘垫上方具有与盖板上凸台或凹陷配合的凹陷或凸台,下绝缘垫下方具有与接头配合的突沿。
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绝缘垫可插入电极与盖板的电极开口处之间,实现盖板与电极的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极板或负极极板具有接头,接头中间有用于电极穿过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具体地说,有以下优点:
1、由于铆接结构二次电池的电极体积更小,所以会整体上减少二次电池体积,使二次电池的体积容量比减少10%。
2、由于铆接结构二次电池的电极重量轻,所以会整体上减轻二次电池的重量,使便携式电子产品的重量整体减轻。
3、由于铆接结构二次电池的电极与极板接触面积大,因此易于电流流通,减少传输损耗。
4、二次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采用焊接方式更易于大规模生产,减少劳动时间。
5、二次电池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采用焊接方式在恶劣环境下更为可靠,如振动,冷热冲击等。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各示例性实施例,以上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丽言将变得更为明显,在附图中:
图1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侧视图。
图2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俯视图。
图3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盖组件侧视图。
图4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顶盖与极耳装配图。
图5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电极侧视图。
图6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电极俯视图。
图7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未安装电极的盖组件侧视图。
图8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极耳。
图9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下绝缘垫仰视图。
图10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下绝缘垫侧视图。
图11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下绝缘垫俯视图。
图12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上绝缘垫侧视图。
图13例示出根据实施例的二次电池的上绝缘垫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如图1、图2所示,包括铆接顶盖1、下壳2、电芯3。铆接顶盖1上具有泄压阀11和注液口12。组装方法为:首先将铆接顶盖1的正、负极极板与电芯3的正、负极分别焊接,焊接完成后将其插入下壳2,最后将顶盖1边沿与下壳2边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七星华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51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装箱(双汇好劲道辣肉条香肠)
- 下一篇:包装箱(餐饮料理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