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震硬盘盒以及高清车载硬盘录像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403920.9 | 申请日: | 2016-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24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 发明(设计)人: | 石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G11B33/14;H04N5/781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44288 | 代理人: | 邵穗娟,汤喜友 |
| 地址: | 5106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震 硬盘盒 以及 车载 硬盘录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监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震硬盘盒以及高清车载硬盘录像机。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电子技术和安防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满足只有车辆行车信息采集、定位数据采集、图片抓拍等功能,还需要实时记录视频图像,便于事后还原现场情况,能够实时在监控中心远程获取车辆车内外视频画面,便于对行驶中的车辆、人员进行可视化监管,需要实现车辆各种运行信号精确采集,便于对驾驶行为、满载情况、运营报表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来源。在这种现状下,车载监控系统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并随着产品和需求认知的不断成熟而快速发展。
车载监控系统一般由车载硬盘录像机、车载专用摄像头、车载LCD显示器及配套的线缆线材等组成。一辆车上会安装4个至8个车载摄像头(或更多)覆盖车辆的内部和外部环境,对实时运行画面进行采集和编码,把录像数据存储到SD卡或者减震保护下的硬盘里面,通过内置的GPS/北斗模块接收卫星定位信号,利用内置的3G/4G无线网络通讯模块,把采集到视频画面数据实时传输到移动视频监控中心平台,并能够在地图上定位车辆所处的位置,采集车辆运行数据上传至运营平台,实现对远程车辆视频画面预览、远程录像回放、实时车辆定位、轨迹回放等监管功能。
(1)随着视频编码技术的发展,车载视频监控需求也从基本的看得见变为看得清,再发展为高清。监控画面分辨率从CIF(352×288)发展为目前主流D1(704×576),但后续720P、1080P及更高分辨率的车载视频监控产品会逐步占据原有市场。同步录像的视屏也由4路向8路,16路或者更多发展。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车载录像机大部分是插SD卡的录像机,受制于SD卡容量限制,录制视屏时间已经不能满足高清化发展的需求。采用大容量硬盘存储技术录制,已经成为将来行业发展的主流。
目前市面上所用的硬盘主要有固态硬盘(SSD盘,新式硬盘)和机械硬盘(HDD传统硬盘)。SSD采用闪存颗粒来存储,本身没有机械结构,具有低耗电、耐震、稳定性高、耐低温等优点,缺点是价格比较昂贵。机械硬盘内部有磁盘,通过磁盘的高速旋转,并用相应的磁头,读取或存储数据。价格便宜、容量大,能够满足海量音视频传输和存储的需要。但是不能受外界冲压、挤压或震动。
车载DVR应用在移动的车辆上,由于车况、路况的不同,震动比较大,对硬盘读写数据有很大影响,对设备的损伤十分大。因此,抗震技术便成为了对车载DVR最基本的要求。目前,主要有对整机减震、硬盘架减震、硬盘减震等措施。
(2)现有的录像机是不防水或者仅防雨水、淋水的,但是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因车辆清洁,气候或者交通事故的原因,硬盘录像机自身可能进水或者被水淹没,这种情况硬盘进水后,有可能硬盘直接损坏或者丢失宝贵数据。
(3)传统的车载DVR,SD卡是直接裸漏在外面的,可以被人轻易的取走、擦除或者改写,这对数据的采集取证有很大的影响。将存储设备加锁,保护设备录像保存数据,是车载DVR目前必需配备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震硬盘盒以及高清车载硬盘录像机,其能实现防震以及保护保存数据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震硬盘盒,包括,硬盘盒壳体、减震元件、硬盘支架座、硬盘支架翻盖和硬盘盒面盖,所述硬盘支架座通过减震元件与硬盘盒壳体弹性连接,所述硬盘支架翻盖的一端与硬盘支架座的一端轴连接,所述硬盘盒面盖装置在硬盘盒壳体上。
优选的,所述减震元件为减震硅胶件。
优选的,所述减震硅胶件为多个,且多个减震硅胶件沿硬盘支架座纵向轴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减震硅胶件为4个。
优选的,所述硬盘盒面盖和硬盘盒壳体之间设置硬盘防水圈,硬盘盒壳体上设置有凹槽,凹槽中间存放硬盘防水圈,硬盘盒面盖固定到硬盘盒壳体时挤压硬盘防水圈。
优选的,还包括防水连接器,所述防水连接器设置在硬盘盒壳体上。
同时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还公开一种高清车载硬盘录像机,包括壳体、主板、翻盖、前壳防水圈、扳手和开关锁,所述壳体包括前壳、后面板模块、面盖和底盖,所述主板设置在壳体内,所述翻盖与壳体的前壳活动连接,所述前壳防水圈设置在翻盖上,所述扳手设置在翻盖的两侧,所述开关锁设置在翻盖上,所述前壳上设置插入防震硬盘盒的硬盘盒窗口。
优选的,所述后面板模块设置硬盘连接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敏视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39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