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2492.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2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信;苏大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国信;苏大宇 |
主分类号: | G01P3/487 | 分类号: | G01P3/487;G01C22/00;G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李林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应器 改良 驱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尤指一种于组设于码表齿轮外壳中轴管上从动元件的一端外缘,形成有复数端部呈半球形的耳片,并在机车轮毂轴管的端孔处,组设有一管状驱动元件,该驱动元件内孔形成可被从动元件所设耳片数量整除的数个驱动块,且该驱动块端部均是圆弧端,于驱动元件外缘形成一组对称且可嵌入轮毂轴管上的该组驱动耳间的驱动耳槽内的驱动弧块,并在驱动元件后段外缘设有卡环,将驱动元件组配于轮毂轴管的端孔内时,凭借卡环卡入于轮毂轴管的端孔内所设的卡环槽而达定位,且该驱动元件管口端缘与该数个驱动块端部均是圆弧端,进而于将码表齿轮外壳组装于轮毂轴管端时,使轮毂轴管端孔内缘的驱动块可任意对准嵌入从动元件所设耳片对应的沟槽内,以便于装配人员不用目视对准也可顺利将从动元件安装于轮毂轴管同心定位处,并可毋需更换原轮毂轴管即可直接安装本实用新型的轮速感应器驱动结构设计。
背景技术
按,现有轮速感应器驱动结构如图5所示,其主要是在机车轮毂5轴管51的端部,设有一组驱动耳52,于该端部另组配一定位于机车前叉架不随轮毂5转动的码表齿轮外壳6,于该码表齿轮外壳6内中轴管61处,组设有一从动元件62,于该从动元件62前段具有齿纹621,另一段则形成有一外缘具有一组凸耳片623的驱动环件622,从动元件62则以一C型扣环63予以定位于码表齿轮外壳6的中轴管61上,于前述码表齿轮外壳6的一侧,设有一轮速感应单元64,轮速感应单元64包括一受从动元件62前段具有齿纹621驱动的转速输出齿轮641、一与转速输出齿轮641同步转动的磁区元件642及一连接有信号线651的感应元件65,当机车行进轮毂5的轴管51转动时,设于轴管51端部的该组驱动耳52则驱动该驱动环件622周缘的凸耳片623而使驱动环件622转动,同时并带动从动元件62前段的齿纹621一体转动,进而再驱动设于码表齿轮外壳6内的转速输出齿轮641及磁区元件642转动,并凭借设于磁区元件642一侧的感应元件65感应磁区元件642上的磁区变化,并将数据由信号线651传至电子码表,而达显示速度与里程的目的。
此外,另一种使用于ABS信号或电子码表信号感应的结构,如图6所示,其主要系将图5所示结构中的前段具有齿纹621以一磁区元件67取代,该磁区元件67则组设于驱动环件622所形成的套组部624上,并直接于轮速感应器外壳6’与磁区元件67对应处,组设一连接有信号线651的感应元件65,凭借感应元件65感应磁区元件67上的磁区变化,并将数据由信号线651传至电子码表,而达ABS信号感应或电子码表信号感应以显示速度与里程的目的。
但现有结构实具有如下的缺点:
1.将产生干涉使产生运转异常或无法驱动:
因从动元件62装置于码表齿轮外壳6内,于组装线上或保养厂进行装配时,无法看到该驱动环件622周缘的凸耳片623是否已确实对准轴管51上的该组驱动耳52间的驱动耳槽521,当驱动环件622周缘的凸耳片623未对准且完全置入轴管51上的该组驱动耳52间的驱动耳槽521而产生相互干涉而未发现,此时再锁紧轮轴固定螺丝66时,驱动环件622周缘的凸耳片623会受轴管51上的该组驱动耳52挤压导致损伤或断裂,进而使轮胎转动不顺畅,也可能使从动元件62无法准确带动轮速感应单元64或卡住无法使用。
2.使用于ABS信号或电子码表信号无法确实读取而产生ABS刹车误动作或码表数据显示异常:
此现有设计,因装配需要预留间隙以便在安装时,因装配者无法目视对准驱动环件622周缘的凸耳片623是否已确实对准轴管51上的该组驱动耳52间的驱动耳槽521的情况下凭借装配者的感觉来将两者对准,所以需预留较大间隙的驱动耳槽521以便于安装。
此种设计,在早期机械式码表使用上不会发生问题,但是现今车种已大量使用电子式码表,或已使用ABS刹车防锁死系统,而现有设计使用于现今车种的轮速感应器时,因该安装间隙会造成当车辆起步或刹车时,于驱动环件622与磁区元件67、ABS编码磁圈会因为惯性而于该轴管51上的该组驱动耳52间较大间隙的驱动耳槽521间隙范围中自由转动或弹跳而发生信号增减或延迟现象,导致码表显示异常与ABS刹车误动作,且利用驱动环件622中心孔为转动中心时,经长时期磨耗中心孔与轮速感应器外壳6’中轴管61’径向间隙变大后误差更加明显,也会发生ABS刹车信号不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轮速感应器的改良驱动结构,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结构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国信;苏大宇,未经苏国信;苏大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24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尿液有形成分分析系统的急诊进样结构
- 下一篇:一种风速风量测量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