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402333.8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89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鸿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鸿明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臭 地漏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厨房和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
通过检索专利数据库,如:卫生级防臭自封地漏CN204456407U、防臭防堵地漏 CN205557777U、一种环保防臭地漏CN204959939U、一种拉伸弹簧式自闭地漏CN204001162U 等专利当中,发现这些地漏在工作时防臭防堵效果并不是很好,特别是现有的地漏在长时间使用后,地漏当中的出水管很容易粘附上一层油脂,粘在出水管的内壁上,使用时间久了,粘附的油脂就会越多,很容易出现地漏被堵,水无法快速通过以及下水道中有异味的空气从该地漏中冒出的情况,严重影响正常使用,利用纳米光触媒的光催化原理,将污染物进行光解消除,纳米二氧化钛以其良好的化学活性被广泛应用在涂料和装修治理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本发明的地漏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地漏出水管的堵塞,有利于快速排水,具有很好的防臭防堵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包括地漏体、地漏面板、封盖、出水管和弹性底盖,所述地漏体包括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连接与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储水槽,所述出水口连接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与弹性底盖连接,另一端位于储水槽,所述进水口连接地漏面板,所述地漏面板连接封盖,所述封盖位于出水管的上方,所述地漏面板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与盖板连接,所述盖板通过密封圈与安装口和/或封盖连接,所述封盖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将空腔分隔成储存腔和封闭腔,所述储存腔与盖板连接,所述封闭腔与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设置有插管和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连接插管,所述插管通过连接杆与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底盖包括弹簧、底盖和抵触螺栓,所述出水管连接底盖,底盖通过插销柱与插管连接,所述弹簧位于插管,并与插销柱连接,所述抵触螺栓位于插销柱,并与弹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地漏体通过焊接和/或螺纹与出水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地漏面板通过焊接与封盖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封盖通过焊接与隔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隔板设置有漏孔,所述的漏孔连接储存腔和封闭腔。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设置有手柄,所述手柄采用暗门式拉手。
进一步的,所述储存腔能够放置水溶性防堵材料,所述水溶性防堵材料包括洗衣粉、洗衣皂、肥皂或苏打粉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盖板设置有螺纹或弹性卡扣,所述螺纹或弹性卡扣与安装口设置的螺纹或卡槽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所述漏体、封盖、出水管、封闭腔和弹性底盖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与所排水能够接触的位置全部或局部设置有光触媒涂层,所述光触媒涂层厚15-350微米,每平方厘米含二氧化钛30毫克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减少地漏出水管的堵塞,有利于快速排水,具有很好的防臭防堵效果,且技术实用可靠、生产方便、安装容易,市场运用前景广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的出水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防臭防堵地漏结构的水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地漏体,2、地漏面板,3、封盖,4、出水管,5、盖板,6、密封圈,7、隔板,8、储存腔,9、封闭腔,10、插管,11、密封盖,12、连接杆,13、弹簧,14、底盖,15、抵触螺栓, 16、插销柱,17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鸿明,未经李鸿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4023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老年人行为模式的视频看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电力线载波的智能转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