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8267.1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797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王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碧玉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772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定位 功能 车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主要是靠人力踩踏为动力前进的代步工具,与摩托车、汽车等交通工具相比,自行车虽然相对速度较慢,但安全性高,且兼具有锻炼身体的功效,因此受到了广泛欢迎。自行车结合运用了人体工学、空气动力学的相关原理,零部件众多,如车架、叉架、把手、轮圈、链条等。
自行车车架为管状结构,但现有的车架主管与后叉等部件通常通过焊接或螺丝组装在一起,连接部分使用时间久了容易断裂。
另外现有自行车也没有定位装置,到那个需要定位功能时需要借助手机等其他外部工具。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车架强度,具有定位功能的新型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包括主梁管,所述主梁管的一端为后叉,所述主梁管和所述后叉一体成型,所述主梁管的两端分别以主梁管的下部为中心向同方向弯折,主梁管的末端的主梁管壁,分别从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成左后叉和右后叉,所述主梁管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所述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旁设置有电池容纳部。
进一步的,所述后叉与主管弯曲部之间设置有座管安装孔,所述座管安装孔前方设置有五通,所述五通穿过所述主管弯曲部的两侧,所述主梁管前端设置有主管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叉的末端为叉脚形或为弧形。
借由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一端为主梁管,另一端为后叉,主梁管与后叉由一根管材一体成型,提高了车架的强度。2、主梁管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方便用户定位而不必再借助于外部工具,主梁管内设置有二维码装置还可以适应需要二维码的情况。3、主梁管内设置有电池容纳部,可容纳电池,既节省车架空间,又可以避免下雨淋湿电池,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后叉末端为弧形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的后叉末端为叉脚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包括主梁管3,主梁管3的末端为后叉1,主梁管3和后叉1一体成型,主梁管 3的两端分别以主梁管3的下部为中心向同方向弯折,主梁管3末端的主梁管壁,分别从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成左后叉和右后叉,主梁管3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6,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6旁设置有电池容纳部7。
后叉1与主梁管弯曲部8之间设置有座管2安装孔,座管2安装孔前方设置有五通5,五通5穿过主梁管弯曲部8的两侧,主梁管3前端设置有主管4安装孔。
主梁管3与后叉1之间角度为100°~135°。
后叉1的末端呈弧形。
实施例2:
参见图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车架结构,包括主梁管3,主梁管3的末端为后叉1,主梁管3和后叉1一体成型,主梁管3的两端分别以主梁管3的下部为中心向同方向弯折,主梁管3末端的主梁管壁,分别从左、右两侧向前延伸成左后叉和右后叉,主梁管3内设置有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6,GPS定位装置和二维码装置6 旁设置有电池容纳部7。
后叉1与主梁管弯曲部8之间设置有座管2安装孔,座管2安装孔前方设置有五通5,五通5穿过主梁管弯曲部8的两侧,主梁管3前端设置有主管4安装孔。
主梁管3与后叉1之间角度为100°~135°,后叉1的末端为叉脚,叉脚的形状可根据实际车型进行更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碧玉,未经王碧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82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安全性指静脉验证门禁系统
- 下一篇:智能停车场门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