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6346.9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凌云;徐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凌云 |
主分类号: | B02C19/00 | 分类号: | B02C19/00;B02C23/00;B01F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姜庆梅 |
地址: | 271600 山东省泰安***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搅拌 中药 捣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药捣药装置,具体是一种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
背景技术
中医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通疾病作斗争的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中医主要通过中药材及针灸按摩疗法对症治疗。中药材的制备主要包括切割、捣碎、研磨等工序;传统的捣碎过程是在药臼内用捣药杵手动捣药,不仅捣药者体力消耗大,且捣碎速度慢,质量差,影响中药疗效的发挥,现有的捣药器无法将捣碎的中药与为捣碎中药进行及时筛分,给捣碎工作带来一定不便;申请号201410779946.2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中药捣药器,基本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该中药捣药器不能对捣药罐内的中药材进行搅拌,往往使捣药罐内的中药材一部分已经充分捣好,而另一部分没有捣好,不便于对中药材的处理;另外,该中药捣药器没有夹紧装置,捣药罐在捣药时会晃动,不便于捣药的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包括底座、夹紧装置、升降装置和捣药锤;所述底座上表面的中部放置有捣药罐,捣药罐外侧的底座上设有挡块,底座的左右两侧设有支柱,支柱的中部设有夹紧装置,支柱的顶部设有支撑板;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捣药罐两侧的支柱上,夹紧装置由夹紧块、弹簧、第二通孔、连杆和拉环组成;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支柱的中部,第二通孔内放置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有拉环,连杆的另一端连接有夹紧块,夹紧块与支柱之间的连杆上设有弹簧;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支撑板的上部,升降装置由密封圈、防护罩、限位圈、限位杆、固定杆、从动轮、螺母滑块、螺纹杆、主动轮和电机组成;所述防护罩固定在支撑板上表面的中部,防护罩内固定有电机,电机的主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啮合,从动轮安装在螺母滑块上,螺母滑块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穿过第一通孔与捣药锤连接;所述从动轮上部和下部的螺母滑块上设有限位圈,限位圈上连接有限位杆,限位杆通过固定杆固定在防护罩内部;所述捣药锤连接在螺纹杆的下部,放置在捣药罐内,捣药锤由捣药杵、第一支杆、连接板、第二支杆和切割刀组成;所述连接板的上部连接有螺纹杆,连接板的左部连接有第一支杆,第一支杆的下端设有捣药杵,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有第二支杆,第二支杆的下端设有切割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杆与防护罩的接触处设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捣药杵与切割刀的水平位置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通孔设置在支撑板的中心,第一通孔上部放置升降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齐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该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中的夹紧装置,能将捣药罐夹紧,防止捣药罐在捣药时晃动,不利于捣药的进行;升降装置能带动捣药锤一边旋转,对捣药罐内的中药材进行搅拌,一边上下移动进行捣药;提高了捣药的均匀度,避免了捣药罐内的中药材处理不均匀现象的发生;捣药锤内设有捣药杵和切割刀,能一边切割中药材,一边捣药,提高了中药材处理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中捣药锤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能搅拌的中药捣药装置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挡块,3-支柱,4-捣药罐,5-夹紧装置,6-捣药锤,7-螺纹杆,8-支撑板,9-第一通孔,10-升降装置,11-夹紧块,12-弹簧,13-第二通孔,14-连杆,15-拉环,16-捣药杵,17-第一支杆,18-连接板,19-第二支杆,20-切割刀,21-密封圈,22-防护罩,23-限位圈,24-限位杆,25-固定杆,26-从动轮,27-螺母滑块,28-主动轮,29-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凌云,未经张凌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63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高效淤泥渣土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农药用卧式气流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