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6187.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021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安巍;张世恒;华俊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H02G7/20 | 分类号: | H02G7/2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张春,李想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线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
背景技术
悬索拉线塔是一种高耸、高柔、大跨的结构,属于风敏感结构,风荷载在拉线塔结构的设计中往往起到控制荷载的作用。拉线塔因为柔度大,在受到脉动风荷载作用时,会出现较大的几何变形,具有几何非线性。悬索拉线塔不同于普通的拉线塔或者自立式铁塔,其塔身仅有两个刚性立柱,无刚性横担,通过横向拉索及竖向拉索保持自立。该塔型相比于同等条件自立式铁塔,节约塔材50%左右,在西北戈壁荒漠地区及国外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研究一种采用两个挂点实现三相导线悬挂的方案是实现悬索拉线塔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包括绝缘子Ⅰ、绝缘子Ⅱ、绝缘子Ⅲ、绝缘子Ⅳ和绝缘子Ⅴ;以及连接在绝缘子Ⅰ和绝缘子Ⅱ之间的梯形联板Ⅰ;以及连接在绝缘子Ⅲ和绝缘子Ⅳ之间的梯形联板Ⅱ;以及连接在所述绝缘子Ⅱ、绝缘子Ⅳ与绝缘子Ⅴ之间的三角联板;所述绝缘子Ⅰ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拉环Ⅰ;所述绝缘子Ⅲ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拉环Ⅱ;所述绝缘子Ⅴ的另一端布设有分裂导线联板。
所述绝缘子Ⅰ通过梯形联板Ⅰ连接绝缘子Ⅱ组成第一绝缘子组,所述绝缘子Ⅲ通过梯形联板Ⅱ连接绝缘子Ⅳ组成第二绝缘子组,所述第一绝缘子组与第二绝缘子组关于绝缘子Ⅴ对称布置。
所述绝缘子Ⅰ和绝缘子Ⅲ采用单联550kN或者双联300kN。所述绝缘子Ⅱ和绝缘子Ⅳ采用单联420kN或者双联210kN。
所述绝缘子Ⅰ、绝缘子Ⅱ、绝缘子Ⅲ、绝缘子Ⅳ和绝缘子Ⅴ采用瓷绝缘子、瓷合成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玻璃合成绝缘子、棒瓷绝缘子或合成绝缘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绝缘子串通过U型拉环Ⅰ和U型拉环Ⅱ与铁塔的两个立柱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悬索拉线塔导线布置方式为:三相导线均位于立柱内侧,为了降低电气不平衡度提高输送容量,减少线路走廊,三相导线需要采用倒三角形布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各个绝缘子之间的联接采用了联板进行连接,垂串与铁塔的连接采用U型拉环,组装结构简单,组合联板型式可使悬垂线夹摆动更为灵活,单件重量轻,便于制造、运输和安装;该结构增强了整个绝缘子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其中,1是绝缘子Ⅰ;2是绝缘子Ⅱ;3是绝缘子Ⅲ;4是绝缘子Ⅳ;5是绝缘子Ⅴ;6是梯形联板Ⅰ;7是梯形联板Ⅱ;8是三角联板;9是U型拉环Ⅰ;10是U型拉环Ⅱ;11是分裂导线联板;12是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悬索拉线塔绝缘子串包括绝缘子Ⅰ1、绝缘子Ⅱ2、绝缘子Ⅲ3、绝缘子Ⅳ4和绝缘子Ⅴ5;以及连接在绝缘子Ⅰ1和绝缘子Ⅱ2之间的梯形联板Ⅰ6;以及连接在绝缘子Ⅲ3和绝缘子Ⅳ4之间的梯形联板Ⅱ7;以及连接在所述绝缘子Ⅱ2、绝缘子Ⅳ4与绝缘子Ⅴ5之间的三角联板8;所述绝缘子Ⅰ1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拉环Ⅰ9;所述绝缘子Ⅲ3的另一端安装有U型拉环Ⅱ10;所述绝缘子Ⅴ5的另一端布设有分裂导线联板11。
所述绝缘子Ⅰ1通过梯形联板Ⅰ6连接绝缘子Ⅱ2组成第一绝缘子组,所述绝缘子Ⅲ3通过梯形联板Ⅱ7连接绝缘子Ⅳ4组成第二绝缘子组,所述第一绝缘子组与第二绝缘子组关于绝缘子Ⅴ5对称布置。
所述绝缘子Ⅰ1和绝缘子Ⅲ3采用单联550KN或者双联300KN。所述绝缘子Ⅱ2和绝缘子Ⅳ4采用单联420KN或者双联210KN。
所述绝缘子Ⅰ1、绝缘子Ⅱ2、绝缘子Ⅲ3、绝缘子Ⅳ4和绝缘子Ⅴ5采用瓷绝缘子、瓷合成绝缘子、玻璃绝缘子、玻璃合成绝缘子、棒瓷绝缘子或合成绝缘子中的一种或几种。
悬索拉线塔只有两个挂点,必须将三相导线关联起来,通过两个绝缘子与铁塔相连,考虑采用如附图2所示的结构型式,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拉环Ⅰ9,以及U型拉环Ⅱ10,分别与两根立柱12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悬索拉线塔导线布置方式为:三相导线均位于立柱内侧,为了降低电气不平衡度提高输送容量,减少线路走廊,三相导线需要采用倒三角形布置。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未经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6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方法、设备和系统
- 下一篇: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