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元板式光活性层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395559.X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公告)号: CN206834208U 公开(公告)日: 2018-01-02
发明(设计)人: 李瑞锋;王斐;李典 申请(专利权)人: 李瑞锋
主分类号: H01L51/42 分类号: H01L51/42;H01L51/48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723102 陕***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三元 板式 活性 有机 薄膜 太阳能电池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元板式光活性层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因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传统能源面临逐步枯竭的困境,光伏发电作为替代能源已经人们关注的重点,特别是有机太阳能电池。这种太阳能电池具有环境友好,质量轻、可弯曲等诸多优点,因而成为过去十年间人们研究的重点。有机太阳能电池是典型的三明治结构:透明导电材料作为阳极,低功函数的金属作为阴极,中间则是共轨聚合物给体和受体的混合层。近年来,有机三元太阳能电池引起人们越来越浓厚的兴趣,相比于二元电池,三元电池在光吸收能力上的增强使得它们的能量转换效率较高。

2014年,IBM研究院发明了一款微观(microscopic)3D打印机,可以在柔软的聚合物雕刻上纳米级分辨率图案,随后扩展在硅,III-V(砷化镓),或是石墨烯基板等材料进行雕刻。它可以像纳米级分辨率的铣床一样运作,在有机化合物上雕刻出纳米级的沟槽。

常见的有机三元光活性层主要有结构形式,是将一种电子给体材料和两种电子受体材料混合后制成薄膜,这种体相异质光活性层,虽然接触面积较大,但是空穴和电子在向电极迁徙中容易湮灭,影响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三元板式光活性层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该电池与传统三元有机薄膜电池的区别是,将电子给体,第一电子受体和第二电子受体做成垂直于衬底层的分层结构,降低空穴和电子在向电极迁徙中相互湮灭的比例,能够提高提高光电转换效率。

一种三元板式光活性层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包括从上到下依次排列叠加的金属阳极层1、阳极修饰层2、三元板式光活性层3、阴极缓冲层4、透明导电阴极层5和衬底层6。

所述金属阳极层1的材料是:金属银,其薄膜厚度为1-5μm。

所述阳极修饰层2的材料是:氧化钨,其薄膜厚度为80-150nm。

所述的光活性层3的材料是:聚苯并二噻吩:富勒烯衍生物:Bis(1-3-[(甲氧羰基)丙基]-1-苯基)-[6,6]-C70,其薄膜厚度为200-250nm。

所述阴极缓冲层4的材料是:氧化锌,其薄膜厚度为80-150nm。

所述透明导电阴极层5的材料是:导电氧化铟锡薄膜,其薄膜厚度为120-250nm。

所述衬底层6的材料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其薄膜厚度为0.1-1.0mm。

银的元素符号为Ag,氧化钨符号为WO3,聚苯并二噻吩符号为PTB7,富勒烯衍生物符号为PC70BM,Bis(1-3-[(甲氧羰基)丙基]-1-苯基)-[6,6]-C70符号为Bis-PC70BM,氧化锌符号为ZnO,导电氧化铟锡薄膜符号为ITO,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符号为PET。

所述金属阳极层1为厚度为3μm 的Ag,所述阳极修饰层2为100nm 的WO3,所述光活性层3为包括电子给体8,第一电子受体7和第二电子受体9组成的三元板式光活性层结构,厚度为200nm;所述阴极缓冲层4为140nm的ZnO,所述透明导电阴极层5和衬底层6总厚度为0.125mm的PET-ITO。

所述的三元板式结构光活性层,电子给体8和第一电子受体7的分界面与衬底层6垂直,电子给体8和第二电子受体9的分界面与衬底层6垂直。

所述的三元板式结构光活性层,电子给体8的材料为PTB7,第一电子受体7的材料为PC70BM,第二电子受体9的材料为Bis-PC70BM。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三元板式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100mmX100mm,厚度为0.125mm的PET-ITO基板上(珠海凯为光电科技有限公司,PET双面加硬处理,透光率85%,45ohm/sq)刻蚀成具有一定宽度的细条状,清洗干净并烘干待用;

(2)将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纳米粒子分散在氯苯中,浓度为50mg/mL,然后旋涂在ITO透明导电薄膜上,匀胶机转速为4500rpm(转/分),匀胶时间为30s,形成一层厚度为80-150nm的ZnO,并在200°C下加热30min固化,冷却;

(3) 三种材料PTB7,PC70BM和Bis-PC70BM中任选一种,在阴极缓冲层上制备薄膜层,控制厚度为80-250nm,120 °C下加热15min固化,冷却,得到固化的薄膜;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瑞锋,未经李瑞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55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