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3999.1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99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姚红志;史宝童;黄嫚;董长松;赵礽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61114 | 代理人: | 黄秦芳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衬砌 加固 渗水 处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2000年前修建的隧道,多矿山法施工,无初期支护,隧道衬砌为素混凝土整体式衬砌,施工时没有在衬砌背后设置专门防排水设施,且隧道衬砌采用整体拼装小模板浇注混凝土工艺施工,施工拼接缝隙较多,衬砌背后积水无法及时排泄,容易产生多种病害。主要原因如下:①排水半圆管适应变形能力较差,施工期间存在压扁、压平的可能,导致裂缝渗水无法及时排除;②半圆管封施工封闭工艺针对性不强,封闭材料选取不合适;③刻槽排水主要用于排除裂缝渗水,缺少必要的泄水措施,无法排除衬砌背后积水,渗流水病害并未得到根治。
由于早期修建的隧道经过多年运营,衬砌混凝土劣化严重,衬砌渗漏水、衬砌“侵限”、路面开裂等病害频发。同时将导致隧道机电设施中监控、消防等系统瘫痪,严重影响运营安全。因此针对早期隧道的修建不足而研发一种渗漏水病害处治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针对早期隧道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对运营多年的隧道进行养护维修,保证排水为隧道的正常运营奠定基础。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
于隧道衬砌的既有刻槽处凿刻环向的倒梯形槽,在倒梯形槽内向围岩内间隔打设径向的泄水孔,在泄水孔内设置软式透水管,倒梯形槽内设置环向的软式透水管,环向的软式透水管和径向的软式透水管通过三通连接;
环向的软式透水管底端接入隧道的电缆槽排水沟中。
隧道衬砌倒梯形槽内环向的软式透水管上浇灌有环氧砂浆,环氧砂浆表面填充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堵漏材料;
水泥基渗透结晶堵漏材料与衬砌平齐,表面涂覆有高弹厚质丙烯酸防水涂料。
径向的软式透水管端头通过扎紧钢丝绑扎封闭。
软式透水管与三通的连接处包裹有无纺布。
环向的软式透水管底端接入隧道的电缆槽排水沟中,端头上方设置有保温材料。
倒梯形槽封闭后形成了环向的施工缝,施工缝表面涂刷防水粘结材料,并布设丁基橡胶板,丁基橡胶板上覆盖钢板套拱,通过化学锚栓固定,化学锚栓处设置有锚固胶作为密封。
钢板套拱拱脚处通过钢垫板和高强锚固螺栓与隧道原结构固定,拱脚上二次浇筑混凝土形成拱架混凝土固定墩。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对既有刻槽增设泄水孔,可有效改善衬砌背后无排水设施导致的积水,保证了排水系统的通畅及因排水系统堵塞引发的二次灾害,缓解或根治隧道渗漏水病害。
2、通过钢套拱装置,可使施工周期短,干扰小,加固效果好,实现隧道衬砌加固、渗水病害治理一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刻槽泄水处置方案图。
图2是环向排水管安装示意图。
图3是透水管管节连接示意图。
图4是保温水沟接口方案图。
图5是钢套拱封堵处治技术方案图。
图6是钢板锚固方式图(A大样图)。
图7是钢板拼接方式图。
图8是钢套拱拱脚处理方式图(B大样图)。
图中,1-泄水孔,2-衬砌,3-围岩,4-高弹厚质丙烯酸防水涂料,5-水泥基渗透结晶堵漏材料,6-环氧砂浆,7-既有刻槽,8-软式透水管,9-三通,10-无纺布,11-扎紧钢丝,12-保温材料,13-化学锚栓,14-锚固胶,15-丁基橡胶板,16-钢板套拱,17-防水粘结材料,18-路面,19-路面泄水孔,20-拱架混凝土固定墩,21-钢垫板,22-高强锚固螺栓,23-钢板接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针对隧道渗水病害严重段落,在不增加刻槽部位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既有刻槽增设泄水孔,采用φ50软式透水管排水,优化刻槽方案。通过在隧道二衬外侧施做一层钢套拱功能层钢板加橡胶板等其他辅助功能层,进行整体加固厚度不超过4cm,对隧道整体结构进行加固的同时避免侵入限界。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隧道衬砌加固渗水处置系统,于隧道衬砌2的既有刻槽7处凿刻环向的倒梯形槽,在倒梯形槽内向围岩3内间隔打设径向的泄水孔1,在泄水孔1内设置软式透水管8,倒梯形槽内设置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和径向的软式透水管8通过三通9连接。环向的软式透水管8底端接入隧道的电缆槽排水沟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3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