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导电膜及触摸屏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93159.5 | 申请日: | 2016-12-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9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 发明(设计)人: | 钭忠尚;倪宇阳;孟锴;郑刚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4 | 分类号: | 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需绑定柔性印刷电路板的导电膜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具有触摸屏的电子产品已经遍及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目前,在一些含有触摸屏或者触控感应模组的电子产品中,通常采用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B)将触控传感层(Sensor层)与电子产品中的主板或其他部件电气连接起来:FPCB的一端通过连接器采用插接或按扣的方式与电子产品的主板或其它部件连接,另一端通过异方性导电胶(Anisotropic Conductive Film,简称ACF)与Sensor触控传感器进行绑定(又称Bonding)。
然而,在绑定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柔性印刷电路板价格昂贵和绑定工序的成本较高;再者,在FPCB与Sensor层的绑定过程中容易产生接触不良以及后续的样品可靠性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无需柔性印刷电路板与触控传感层绑定的导电膜及触摸屏。
一种导电膜,包括:基材,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包括触控传感区域和位于所述触控传感区域边缘的边框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为从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可挠性连接部;触控感应电极,分布于所述第一部分的第一表面的触控传感区域;触控驱动电极,分布于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触控传感区域,所述的触控感应电极与所述触控驱动电极在所述第一部分上的投影相互之间存在交叉;感应电极引线,所述感应电极引线部分分布于所述第一表面的边框区域,且一端与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另一端 延伸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第一插接结构;驱动电极引线,所述驱动电极引线分布于所述第二表面的边框区域,且一端与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第二插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从第一部分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部分包括从第一部分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的第一可挠性连接部和第二可挠性连接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感应电极引线的一端与触控感应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第一插接结构;所述驱动电极引线一端与触控驱动电极电连接,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二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第二插接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边框区域的周围存在至少一根由电极引线或触控电极之间的一种或者两种组成的接地电极引线,所述接地电极引线延伸至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部分所述第一插接结构或者第二插接结构,并通过连接器进行接地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接结构、第二插接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导电层,并包覆所述可挠性连接部末端的电极引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材的第一表面上设置1~3层透明绝缘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挠性连接部中的电极引线的表面还设置有导电屏蔽层,且所述导电屏蔽层与所述电极引线由所述绝缘层隔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接地电极引线表面所覆盖的绝缘层设置至少一处镂空以实现所述接地电极引线与所述导电屏蔽层的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挠性连接部的至少一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部分粘合的加强层,且所述加强层从所述第一部分的延伸至所述可挠性连接部的中部或者末端。
一种触摸屏,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导电膜。
上述导电膜中的基材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触控传感区域和边框区域,所述第二部分为从所述第一部分的至少一侧向外延 伸形成的至少一个可挠性连接部,且感应电极引线和驱动电极引线分别延伸至各个可挠性连接部的末端形成含电极引线的第一插接结构和第二插接结构,即形成插接式结构,从而实现可以与主板或其它部件的连接器连接时无需在触控传感层上再绑定额外的柔性印刷电路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膜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膜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膜的第一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所提供的导电膜的第二表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提供的第一可挠性连接部沿图1中A-A’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31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移动LED显示屏
- 下一篇:酒架(龙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