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玻璃钢空冷风筒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2053.3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80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科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25/10 | 分类号: | F28F25/10;F28F25/1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夏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3 | 代理人: | 沈毅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玻璃钢 冷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钢空冷风筒。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从而降低水温的装置,而在冷却塔上安装风筒的目的是为减低冷却塔排空气的动能,其原理是将风机出口渐扩至风筒出口,以达到降低冷却塔排出空气的动能。由于目前风筒的结构为圆柱管状,采用顶部开孔直排,风筒降低冷却塔排出空气动能并不是十分有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风筒直通直排,排气动能弱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玻璃钢空冷风筒。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钢空冷风筒,包括塔身、筒座和风筒,风筒安装在筒座上,筒座安装在塔身上,筒座内设有电机,风筒上设有导流罩,风筒由集流筒、束流筒、散流筒组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集流筒、散流筒和束流筒分别呈锥形、V形和拱形,散流筒通过束流筒连接在集流筒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电机位于风筒的圆心,导流罩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盖在风筒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导流罩的截面呈椭圆形,直径较散流筒大,与散流筒之间留有空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进一步包括导流罩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筒座内设置电机,在风筒上设置导流罩,通过转轴与电机连接,将风筒设计成集流筒、束流筒和散流筒的组合结构,形成高动能排气机构。集流筒、散流筒和束流筒分别呈锥形、V形和拱形,三者连接组合成曲线形气道,通过先聚后缩再扩,形成一定的筒内高压,压缩气流从导流罩与散流筒之间的空隙快速排出,同时,导流罩在电机的驱动下旋转,通过底部的叶片,产生旋流,辅助抽吸风筒内的气流,大大提高了排气动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塔身,2. 筒座,3. 风筒,4. 电机,5. 导流罩, 6. 集流筒,7. 束流筒,8. 散流筒,9. 转轴,10. 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种玻璃钢空冷风筒,包括塔身1、筒座2和风筒3,风筒3安装在筒座2上,筒座2安装在塔身1上,筒座2内设有电机4,风筒3上设有导流罩5,风筒3由集流筒6、束流筒7、散流筒8组成。集流筒6、散流筒8和束流筒7分别呈锥形、V形和拱形,散流筒8通过束流筒7连接在集流筒6的顶部。电机4位于风筒3的圆心,导流罩5通过转轴9与电机4连接,盖在风筒3的顶部。导流罩5的截面呈椭圆形,直径较散流筒8大,与散流筒8之间留有空隙。导流罩5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叶片10。
在筒座2内设置电机4,在风筒3上设置导流罩5,通过转轴9与电机4连接,将风筒3设计成集流筒6、束流筒7和散流筒8的组合结构,形成高动能排气机构。集流筒6、散流筒8和束流筒7分别呈锥形、V形和拱形,三者连接组合成曲线形气道,通过先聚后缩再扩,形成一定的筒内高压,压缩气流从导流罩5与散流筒8之间的空隙快速排出,导流罩5为双曲面飞碟状,截面呈椭圆形,直径较散流筒8大,可遮住风筒3,顶部弧面可防雨水杂物进入,底部弧面可起到引流作用,并且,导流罩5在电机4的驱动下旋转,通过底部的叶片10,产生旋流,辅助抽吸风筒3内的气流,大大提高了排气动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科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科慧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20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