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偏心异径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90687.5 | 申请日: | 2016-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84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卓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嘉上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0 | 分类号: | F16L9/00;F16L5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2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异径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连接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偏心异径管。
背景技术
异径管又称异径接头,俗称大小头,管材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如果出现所要连接的两管材直径不相同,则无法实现通过焊接的方式将两管材恰到好处地连接到一块,以及实现接口有效地焊接密封,此时可以采用异径管连接。
目前,公开号为CN2023609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马蹄形变径管,设有马蹄形的管体,管体上端管口的口径小于下端管口的口径,管体上端管口与下端管口偏心设置,管体水平切面为圆形,管体从上到下的管径逐渐增大。
当管道内的流体由直径较大的管道通过上述变径管流到直径较小的管道内时,变径管内流体的压强和流速会随之增大,对变径管的内壁进行冲击,长期使用后,变径管容易发生破裂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偏心异径管,通过固定筒和叶轮的添加,流体的能量和流速减小,流体对异径管内壁的冲击减小,减小了异径管破裂的可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偏心异径管,包括连接管、分别固定连接在连接管两端的大口管和小口管,所述大口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用于流体通过的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内沿其轴心方向转动连接有叶轮。
当管道内的流体由大口管流向小口管时,流体的压强和流速会随之增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叶轮在大口管内转动,流体流经大口管后,穿过叶轮带动叶轮旋转,叶轮对内壁形成冲击,固定筒的设置增大了固定筒与大口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叶轮转动时对大口管内壁的压力,流体对叶轮做功,减小了流体的能量和流速,流体到达连接管和小口管时,速度减小,流体对异径管内壁的冲击减小,减小了异径管破裂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两端卡接有减速网,所述叶轮通过减速网转动连接在固定筒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穿过减速网时,速度减小,流体内的能量损失,减小了流体对异径管的压力,同时减速网对流体进行过滤,减小了流体内杂质穿过叶轮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螺纹连接在大口管的内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筒或叶轮损坏,或是减速网上杂质堆积过多,需要更换减速网或叶轮时,螺纹连接的固定筒便于滤网或叶轮装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向外连接管内侧凸起的加厚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厚环固定连接在连接管的内壁上,增加了连接管管壁的厚度,当流体冲击时,先冲击至加厚环上,减小了流体对连接管内壁的压强,减小了连接管内壁损坏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厚环靠近小口管的一端与小口管的内壁相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流体从连接管进入小口管时,流体速度变化较小,减小了流体对小口管内壁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厚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小口管设置的引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小了连接管内流体的转动程度,流体的离心力减小,流体对连接管内壁的压力减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小口管的内壁上固定有减速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环的添加减小了流体的出口截面,流体流入小口管的流速减小,连接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减小,再次减小了流体对连接管内壁的压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减速环的截面为半圆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半圆形截面的减速环更加易于分散流体对小口管的冲击力,避免减速环受力过于集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固定筒和叶轮的添加,流体穿过叶轮带动叶轮旋转,流体对叶轮做功,减小了流体的能量和流速,减小了异径管破裂的可能;连接管的内壁上加厚环的设置进一步减小了流体对连接件内壁的压力;减速环的添加减小了流体流出小口管的流速,连接管内流体的流动速度减小,再次减小了流体对连接管内壁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大口管、小口管和连接管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固定筒和叶轮的爆炸视图。
附图标记:1、小口管;11、减速环;2、大口管;21、内螺纹;3、连接管;31、加厚环;32、引流槽;4、焊接坡口;5、固定筒;51、外螺纹;52、减速网;53、转动孔;6、叶轮;61、转动轴;62、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3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嘉上控股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嘉上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906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