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雾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9646.4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9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蒋孟豪;徐安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佳盛伟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4 | 分类号: | F16N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雾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雾器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气源处理器中的油雾器。
背景技术
油雾器使一种特殊的注油装置,它将呈球状或椭圆状的润滑油滴引流到高速气流通道中,油滴在高速气流的压力下,在表面张力和空气压力的作用下被拉长变薄,最终被撕裂成两部分,最终达到雾化效果并注入空气流中,随压缩空气流入需要润滑的部位,达到润滑的目的。
申请号为CN201520887585.3的实用新型公开说明书中提出了一种油雾器,包括阀体、油杯、设置在阀体上端的视油窗、调节装置、 设置在视油窗内的滴油管、设置在油杯内的吸油管,阀体内横向形成进气端和出气端,的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油帽、设置在阀体内的油座、设置在油座内且与调节油帽联动设置的油针,的吸油管的下端上设置有油滤芯,该吸油管的上端上设置有油管接头,油管接头内设置有钢珠,且油管接头与油座相连通,的滴油管的下端连接在油座的一侧上,的阀体的下端上设置有阻尼片,的油杯安装在阀体的下端上且将阻尼片罩盖在油杯内,的阀体内设置有与油杯连通的加油孔,且加油孔的上端设置有油塞。但阻尼片作为使空气进入油杯的分隔板容易因材质在长期使用下发生蠕变降低阻隔效果,甚至出现疲劳破坏的现象从而使整个油雾器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雾器,直接在阀体中设置使空气下压进入油杯的结构从而取代安装阻尼片的一种油雾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油雾器,包括阀体和油杯,阀体中包括开设横向的空气流道,空气流道包括在阀体两端的进气端和出气端,进气端设有与油杯相通的通孔,空气流道的中部孔径缩小与进气端配合形成挡风台阶面,且挡风台阶面上下倾斜,通孔设置在挡风台阶面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其工作原理是:压缩空气从进气端流入后,通过挡风台阶面的阻碍,部分空气通过通孔进入油杯的上腔使油面受压。由于挡风台阶面中的压力小于油面的压力从而台阶内形成一个负压,油杯中的润滑油经调油装置的调节从出油口滴出进入挡风台阶面中,雾化后随压缩空气从出气端输出。进气端侧的挡风台阶面面上下倾斜,便于部分空气向下倾斜流向下方的通孔从而进入油杯中。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挡风台阶面的上方与阀体内空气流道的侧壁经圆弧过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风台阶面上方与空气流道的侧壁之间设有圆弧避免上方的空气集中使压强增大,同时引导空气向下方的通孔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通孔内设有单向阀,单向阀下方设有调节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单向阀防止油液过多时,油液从通孔中流出,设置调节阀,便于调节经过通孔中的压缩空气的流量,从而控制油杯内压强防止压强过大导致油杯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通孔上方口径的大小大于下方口径的大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收集大量被挡风台阶面压下的空气进入油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阀体上开设有吸油通道,油杯内具有与吸油通道相通的吸油管,吸油管置于油液中的一端设有油滤芯,另一端与吸油通道相连处设有单向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油滤芯防止油液中的杂质堵塞吸油管、吸油通道、油道和滴油孔中任意一处,从而影响油雾器的运行。单向阀防止油液回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阀体中还包括阀体上端与油杯相通的注油孔,注油孔底部的边缘靠近油杯的内壁,注油孔具有密封油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孔底部的边缘靠近油杯的内壁,避免油液注入时在油杯中飞溅,注油孔具有密封油塞便于油雾器工作时形成密封环境。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在于,单向阀与调节阀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油杯外壁与阀体配合处设有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接缝处均设置O型密封圈,增加整体的密封性能。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挡风台阶面上下倾斜、挡风台阶面上方与空气流道侧壁之间设置的倒圆、通孔上方口径的大小大于下方口径的大小的设置均有助于使空气流道中的部分压缩空气流入油杯内;
2、在通孔与吸油管道处均设有单向阀,便于防止气压或油液回流。
附图说明
图1为油雾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佳盛伟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佳盛伟业自动化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96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轴承注油器
- 下一篇:一种喷油高压泵配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