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21389229.X 申请日: 2016-12-16
公开(公告)号: CN207429131U 公开(公告)日: 2018-06-01
发明(设计)人: 刘光;李博;张红梅;杨永森;陈娟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B17/12 分类号: A61B17/12
代理公司: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代理人: 翁若莹
地址: 201612 上海***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封堵器 本实用新型 冠状动脉瘘 封堵 聚合物膜 膨胀系数 正常血管 装置使用 固定的 内皮化 自适应 并发症 术后 心腔 瘘管 血管 占据 支撑 保证
【说明书】: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器主体,封堵器主体上设有增加阻血效果和加快内皮化速度的聚合物膜。本实用新型可自适应冠状动脉瘘的形态,封堵效果良好,固定性能佳。该封堵器具有适宜的膨胀系数,在保证完全封堵和固定的前提下,也不会过度的支撑血管。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使用时,通过选择合适长度,可确保其位于瘘管内,不占据正常血管和心腔的体积。临床手术中操作方便,且术后的并发症更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瘘(coronary artery fistulae,CAF)是一类比较罕见的先天性畸形,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主干或/和其分支与某一心腔或大血管间存在异常交通,由Krause于1865年首次报道,占先天性心脏病0.27%-0.4%。绝大多数冠脉瘘是由于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过程中,心肌窦状间隙未退化而持续存在所致的先天性畸形,极少数由于心脏外伤、心内直视手术、心肌活检、心脏移植、感染性心内膜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等后天因素所致。多数冠状动脉瘘引流到右心系统,少数引流到左心系统。

冠状动脉瘘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取决于瘘口的位置、口径、异常冠状动脉的阻力及其与心腔、血管之间的压力阶差等因素。由于冠状动脉主要是在心室舒张期灌注的,此时冠脉压力明显高于瘘入的心腔、血管,故冠状动脉瘘的血流动力学紊乱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流向有关心腔、血管异常分流所致。冠脉血液经瘘管分流,使有关冠脉的血流量迅速减少,尤其是在舒张期,可导致灌注压迅速下降,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造成所谓的“窃血”现象,导致心肌缺血。短暂的心肌缺血可产生心绞痛,持续严重的心肌缺血将出现心肌坏死,长期反复的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肌破坏和心功能下降,最终出现心力衰竭。

目前,冠状动脉瘘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治疗与内科介入治疗。外科治疗冠状动脉瘘的方法主要有直接缝扎、经冠状动脉直视修复术和经心腔修补瘘口三种方法,根据其适应证不同,在手术中可以灵活应用。外科手术适用于CAF合并其他需要手术治疗的心脏疾病、以及多发瘘管和解剖结构复杂的CAF患者。术中需连续监测ECG以判断有无心肌缺血。最好能放置食道超声,除观察室壁运动有无异常外,还可判定有无残余分流。手术治疗的优点是疗效好,生存率和封堵率都较高,但是也存在如术后心梗以及瘘管再通等并发症的发生。

国外文献报道大约有超过90%的CAF能够通过介入方式进行治疗,同时疗效以及预后都与外科手术类似。其技术成功的关键是发现瘘口,并根据解剖类型(瘘口大小、形态、起源、分布及单发或多发)、冠状动脉的走行、有无相关的侧支血管,选择合适的输送途径和栓塞材料,封堵瘘口、防止心肌缺血及瘘口遗漏。目前关于外科手术治疗CAF和介入治疗之间尚缺乏严格的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但介入治疗以其经济、创伤小和疗效好已被广泛使用在临床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操作方便、具备完全封堵、固定好的冠状动脉瘘封堵器,解决了目前关于外科手术治疗CAF和介入治疗之间尚缺乏严格的随机多中心对照研究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冠状动脉瘘封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封堵器主体,封堵器主体上设有增加阻血效果和加快内皮化速度的聚合物膜。

优选地,所述的封堵器主体为纤维素体,聚合物膜衬于纤维素体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的纤维素体具备将其释放于人体内不引起机体排异反应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保证其可压缩至导管内并通过冠状动脉瘘的膨胀系数。

优选地,还包括可以更好的观察封堵器在人体内位置及形态的显影标记。

优选地,所述的显影标记为不透X光的铂金属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的封堵器主体为依靠高金属覆盖率实现阻止血液流动的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的柱状体,聚合物膜缝于镍钛合金丝编织成的柱状体内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形状记忆合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9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