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的加热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8209.0 | 申请日: | 2016-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0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 地址: | 201506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加热 装置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的加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电子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电池为其供电才能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但是电池对于环境温度的要求极为苛刻,如果环境温度过高,会引起电池爆炸;如果环境温度较低,电池的充放电量会很大程度的减少,不足以提供较多的电量和正常的输出电压,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目前,为了能够使移动电子设备在低温环境中正常工作,常规的设计为电子设备加装外设设备。例如:在电子设备的外部加装恒温箱,恒温箱既能制热,又能制冷,可以保证电池工作在适宜的环境温度中。但是恒温箱的制作成本较高,应用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在低成本的产品应用中更不具备优势。又如:应用于手机终端上的夹背电池,夹背电池的内部设置有另一供电电池组、传感器、控制电路及发热装置等。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机放置于手机夹背电池装置中,可使用外置电池组为手机供电,当环境温度较低时,通过加热外置电池组来保证手机的正常工作不受影响。但是,加装的外设设备增加了用户使用时电子设备的整体重量及体积,不利于用户的携带。
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内置电池加热装置的电子设备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的加热装置及电子设备,使得电子设备内置电池加热装置,而且电池在低温环境中可以自动加热,保证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电池的加热装置及电子设备,该电池的加热装置包括:控制器、电子开关和贴合在电池表面的发热板;电子开关具有输入端、输出端和控制端;控制器连接控制端,输入端连接电源,输出端连接发热板;其中,控制器感测环境温度,并在环境温度低于一阈值时,控制电子开关接通电源和发热板。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通过于电子设备内置电池加热装置,控制器触发电子开关导通发热板,发热板发热为电池升温,从而保证了电池的正常供电性能,有利于电子设备的正常使用。
另外,控制器包括一热敏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二电阻与热敏电阻并联之后,与第一电阻串联连接在电源和地之间;控制端连接在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热敏电阻的连接端。控制器中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引起控制器中各电阻两端电压的变化从而实现控制功能,这样的控制电路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生产成本较低,从而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另外,控制器包括一温度传感器和一处理器;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端分别连接处理器;其中,处理器接收温度传感器感测的环境温度,在环境温度低于一阈值时,输出控制信号至电子开关。传感器可以更加准确的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处理器可快速做出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这样确保了为电池加热时的安全性。
另外,发热板为一布设有铜导线的柔性电路板FPC,FPC结构轻薄,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较少,从而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另外,电子开关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MOS场效应晶体管结构简单且占用电子设备的空间较少,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电池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一热敏电阻、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的电池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中电子开关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MOS场效应晶体管的电池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中控制器包括一温度传感器和一处理器的电池加热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与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8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