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餐桌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6101.8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6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岭市鸿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31/02 | 分类号: | A47B31/02;A47B13/08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沈建琴,翁霁明 |
地址: | 3175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餐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桌椅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餐桌。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吃的要求越来越多。人们在自助餐饮时,已广泛使用带有烧烤、火锅等加热装置的餐桌,通常在桌面下凹加热槽用于放置加热炉具,并在上方配套设置锅架,用于架设锅具。此类餐桌的结构多为固定规格,其配套使用的加热装置也为固定大小,无法满足使用者使用不同同尺寸的锅具的需求。对于小的锅架,如果将较大的锅放在上面,容易倾倒,稳定性差,对于较大的锅架,如果将较小的锅放在上面,导致锅底与锅架之间的距离较近,不能获得最大燃烧热量。可见,单一规格的这类餐桌就无法满足实际使用需要了。因此市场上亟需可调节的餐桌,能够满足不同大小的锅具的使用需求,且要求调节方式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餐桌,能够适应不同的锅面大小,提高普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餐桌,包括桌面和支脚,所述桌面向下凹设有一个加热槽,所述加热槽内放置有加热炉具,所述桌面相对加热槽上方位置处凸设有一个圆筒形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锅架内设有左右相对设置的一号调节板和二号调节板,所述一号调节板朝向锅架内壁的端面上设有一号推杆,一号推杆右端连接一号调节板,左端沿径向向外贯穿锅架周壁;所述二号调节板朝向锅架内壁的端面上对应设有二号推杆,二号推杆左端连接二号调节板,右端沿径向向外贯穿锅架周壁;
还包括有用于调节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相对距离的间距调节机构,所述间距调节机构包括调节凸缘、调节转轴、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所述调节凸缘设置在锅架外缘上且内设有一个左右贯通的调节通孔,所述调节转轴水平贯穿在调节通孔内且调节转轴与调节凸缘之间转动连接,所述调节转轴、一号推杆、二号推杆三者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所述一号连接板连接在调节转轴左端与一号推杆左端之间,调节转轴左端设有一号螺纹并贯穿一号连接板与之螺纹连接,所述二号连接板连接在调节转轴右端与二号推杆右端之间,调节转轴右端设有二号螺纹并贯穿二号连接板与之螺纹连接,其中一号螺纹、二号螺纹的螺纹旋向相反。
藉由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可通过调节转轴控制连接在其两端的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相对聚拢或远离,由此其所对应的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分别呈现与一号连接板、二号连接板相同的运动形式,两个调节板向锅架的中心相对聚拢或远离,使其形成的口径大小能够适配不同尺寸的锅面。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桌中,所述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均呈圆弧形且圆心位于锅架的中心轴线上。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桌中,所述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表面设有隔热层。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桌中,所述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上均设有多个上下贯穿的透火孔。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餐桌中,所述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上端面均设有多个支承片,用于支承锅具底部。
作为优先,所述一号调节板、二号调节板的上端面均凹设有一道滑移槽,所述支承片下端对应嵌设在滑移槽内与之滑移连接,可根据实际锅具尺寸将支承片调节至最合适位置,确保其支承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原有的餐桌锅架基础上增设口径调节结构,能够根据实际锅面大小调节两个调节板的间距达到对锅具最为理想的支撑位置,使其稳定性更好,适配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只需要旋转调节转轴就能同时调节两个调节板的相对状态,无需逐一进行调控,调节方式简单易行。
3、支承片位置可自由调节,且仅需滑移推动即可调节,可针对不同尺寸的锅面进行支承点的调节,进一步提高支承的稳定性,不易倾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所述锅架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岭市鸿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温岭市鸿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61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分力传感器测试用定位安装装置
- 下一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