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引和照明功能的腰椎自动拉钩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5456.5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6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郑长军;陈炳鹏;张善勇;刘军;李天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长军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M1/00;A61B90/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吸引 照明 功能 腰椎 自动 拉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吸引和照明功能的腰椎自动拉钩。
背景技术
柱疾病是人类的多发病,特别是随着环境的变化、人类寿命的延长、人们活动空间的扩大、交通及建筑行业的发展,脊柱骨病、创伤、畸形、肿瘤和炎症等疾病日益增多,成为骨科的主要就诊人群和住院手术人群,脊柱疾病的发生困扰着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群,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劳动力。随着脊柱外科理论的发展、操作技术的成熟、手术器械的完善,以及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采用后路手术治疗成为一种广泛的选择,特别是胸腰椎后路髓核摘除、椎管减压、采用各种内固定方法,或同时进行植骨融合术的广泛应用,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胸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效果。然而,术中胸腰椎后柱结构的显露不充分、固定不可靠、软组织的过度剥离、不适当的撑开器的应用,以及椎旁肌的长时间、大范围的牵拉,不仅影响了手术操作,增加医疗风险和手术时间,还可能导致椎旁肌的广泛而严重的损害,从而导致胸腰椎手术失败综合症,严重地影响了胸腰椎手术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胸腰椎后路手术较为常用的显露器械主要有双侧自动椎板拉钩、单侧椎板拉钩、后颅窝拉钩。上述拉钩使用后,对于术野内的积液,还需额外的吸引器来处理,费时费力,且容易引发感染,另外,一般手术过程中还需照明,而目前采用的照明方式比较分散,不够集中,影响了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吸引和照明功能的腰椎自动拉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缺陷。
一种带吸引和照明功能的腰椎自动拉钩,包括拉钩主体、连接部和手柄,所述拉钩主体、连接部和手柄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拉钩主体为弯折状,所述拉钩主体的外侧面设有吸引孔,拉钩主体、连接部和手柄内设有管道并与吸引孔连通,管道的末端连接有排液口,手柄处设有若干组卡口,卡口上可拆卸连接有夹座,夹座上连接有LED灯具。
优选的,所述夹座的底面设有定位凸起,手柄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拉钩主体上设有与腰椎横突的形状像匹配的凹口。
优选的,所述管道的截面形状为腰圆形。
优选的,所述手柄的末端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腰椎拉钩不仅能够达到现有腰椎拉钩的功能,而且还能够进行术野内的积液清理以及照明的作用,提高了手术的便捷性,并减少了因多种手术器械的频繁使用而导致的患处感染,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并减轻了患者的手术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夹座及LED灯具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拉钩主体,2-连接部,3-手柄,4-吸引孔,5-管道,6-排液口,7-卡口,8-夹座,9-LED灯具,10-定位凸起,11-定位槽,12-凹口,1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带吸引和照明功能的腰椎自动拉钩,包括拉钩主体1、连接部2和手柄3,所述拉钩主体1、连接部2和手柄3依次连接并一体成型,所述拉钩主体1为弯折状,所述拉钩主体1的外侧面设有吸引孔4,拉钩主体1、连接部2和手柄3内设有管道5并与吸引孔4连通,管道5的末端连接有排液口6,通过将排液口6与负压吸引器连接,可以将术野内的积液清理掉,手柄3处设有若干组卡口7,卡口7上可拆卸连接有夹座8,该种夹座8具体可为车载手机支架用的可伸缩的夹座,夹持力紧,且操作便捷,夹座8上通过管状的弹性座夹持有LED灯具9,LED灯具9的照射方向朝向拉钩主体1处,LED灯具9自带纽扣电池并设置有开关,采用LED灯具9,可对术野区域进行集中照明,方便医生操作,且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拆卸或调节其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夹座8的底面设有定位凸起10,手柄3上设有若干个与定位凸起10配合的定位槽11,可对夹座8进行辅助定位,避免夹座8发生晃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拉钩主体1上设有与腰椎横突的形状像匹配的凹口12,可以更好地与腰椎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管道5的截面形状为腰圆形,增大了管道5空间,且与拉钩的形状相匹配,制造方便,所述手柄3的末端设有通孔13,便于悬挂该拉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长军,未经郑长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条式弹簧相对重力仪
- 下一篇:护壳内多海绵垫圈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