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5244.7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9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冯东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东建 |
主分类号: | G06F19/00 | 分类号: | G06F1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7 | 代理人: | 秦舜生 |
地址: | 473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单机 报告 无纸化 电子 签名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病案信息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迅速发展,无纸化病案系统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医院的关注。无纸化病案是现代医院管理和病案管理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化医院的重要标志之一,实现病案的整体无纸化管理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完整的病案无纸化归档系统应具备五种能力,即临床信息系统的集成整合能力、非临床信息系统文档的无纸化能力、高可靠及高效检索的存储能力、人机互动的智能质控能力、数据的再利用能力。
发明人所在的单位正在实施病案无纸化归档项目,在工程实施中,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系统、电子病历EMR(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PACS(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LIS(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心电系统、手术麻醉系统、重症监护室系统等通过系统对接、CA(Certificate Authority)验证,实现无纸化传输;知情同意书则通过信手书得以初步实现;外院检查、高值耗材条形码通过高拍仪拍照和经办人校验实现无纸化。但未联网的单机版报告系统存在实施困难的问题,原因是无法按传统方法进行接口形式采集相关报告。为了最大限度实施无纸化,需要对单机版报告系统进行改造,使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该系统通过无纸化管理,可解决纸质病案带来的困扰,节省人力、物力的损耗,提高了病案管理的效率,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要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包括单机版报告系统,所述单机版报告系统包含模块有动态心电模块、动态血压模块、呼吸睡眠监测模块、经颅多普勒TCD模块、肌电图模块、脑电图模块、颅内压监测模块、乳腺红外线检查模块、眼底照相模块、眼AB超模块、喉镜模块、电测听模块、肺功能电生理模块、食管电生理模块、骨髓检测报告模块,上述各模块与存储有报告医生印章信息的报告模块连接;单机版归档系统还设有通过人工校验将上述各模块检测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的归档数据库的模块,以及打印检测结果的打印模块,报告模块与单机版归档数据库模块连接;所述单机版归档系统通过个人身份认证CA登录。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设计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减轻医生工作量,提高检查效率。从申请单的提交、预约、收费、检查、数据录入直到出检查报告,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协同系统工作流程实现网络自动化进行,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为病人减少等待时间,结果从网络同步到各医生工作站,减少诊断医生等待打印结果的时间。还可以通过病历库查询该患者以往所有单机版检查的诊断报告,可以在网络上召集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会诊,及时得到患者的检查报告,节省时间,快速的服务于患者;
2.进一步提高全院信息化程度。提高医生网络化协同工作的能力,提高网络会诊的能力,实现医院单机版检查报告的网络化,方便医生在网络上进行会诊,减少医生在医院的流动。方便医生节省时间,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病案归档资料完整性得到提高。规范医院的单机版检查与诊断秩序,患者资料的储备,对于科研分析有重大意义,同时可以对科室员工的工作量和状态进行统计;对于PDF文件引入图书馆检索打印等技术,形成数字化条件下虚拟病案室管理模式;
4.优化了就医流程。针对大量的门诊单机版检查,通过预约登记与大屏幕电子叫号的功能,可以规范检查秩序,规范诊断报告。优化了流程,方便了患者。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示意图;
图2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现单机版报告无纸化及电子签名的系统的结构及其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东建,未经冯东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2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联网智能取液器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软件加密保护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F 电数字数据处理
G06F19-00 专门适用于特定应用的数字计算或数据处理的设备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学,即计算分子生物学中的遗传或蛋白质相关的数据处理方法或系统
G06F19-12 ..用于系统生物学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动态模型,遗传基因管理网络,蛋白质交互作用网络或新陈代谢作用网络
G06F19-14 ..用于发展或进化的,例如:进化的保存区域决定或进化树结构
G06F19-16 ..用于分子结构的,例如:结构排序,结构或功能关系,蛋白质折叠,结构域拓扑,用结构数据的药靶,涉及二维或三维结构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组学或蛋白质组学的,例如:基因型–表型关联,不均衡连接,种群遗传学,结合位置鉴定,变异发生,基因型或染色体组的注释,蛋白质相互作用或蛋白质核酸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