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5106.9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602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企新 |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53000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单人 移动 停止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
背景技术
输液瓶架,是用于悬吊输液瓶的支架,当病人需要活动的时候必须移动输液瓶架,而且在传统的输液瓶架在移动过后没有一个停止的结构,在非水平面上就可能出现四处溜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方便移动和不能静止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包括主杆,所述主杆顶部设有多个挂钩,所述主杆底部设有底座,所述底座底部中心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底部连接有吸盘,所述底座底部周围安装有多个万向轮,所述主杆中心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插设有副杆,所述副杆底端贯穿底座延伸至伸缩杆内;所述主杆一侧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通孔连通,所述副杆上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延伸至第一开口外,所述主杆上设有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第一开口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板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T形连接块,所述T形连接块贯穿第二连接板,所述凹槽与第一开口连接,且第一开口的底面与凹槽的底面位于同一水平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前后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凸起,所述凹槽的前后内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凸起相匹配的凹陷。
优选的,所述副杆底端设有密封胶圈。
优选的,所述主杆和副杆间隙配合。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包括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套接在第一连接杆底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一连接杆顶部与底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与吸盘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底部设有第二开口。
优选的,所述吸盘内设有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且第三开口的开口直径与第二开口的开口直径相同。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有益效果在于:需要移动输液瓶架时,病人未打针的手推动主杆使输液瓶架移动,需要静止输液瓶架时,按压第一连接板,使第一连接板卡在凹槽内,同时第一连接板带动副杆向下动,堵住第二开口,通过伸缩杆的作用,使吸盘与底面吸附住,防止输液瓶架移动,再次移动的时候,只需向上顶T形连接块,使副杆脱离第二开口即可,此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和停止,增强输液瓶架的活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主杆1、通孔11、第一开口12、副杆2、底座3、万向轮4、第一连接板5、凸起51、第一弹簧52、第二连接板6、T形连接块61、凹槽62、凹陷63、伸缩杆7、第一连接杆71、第二弹簧72、第二连接杆73、第二开口74、吸盘8、第三开口8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便于单人移动停止的输液瓶架,包括主杆1,主杆1顶部设有多个挂钩,主杆1底部设有底座3,底座3底部中心安装有伸缩杆7,伸缩杆7包括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3,第二连接杆73套接在第一连接杆71底部,第一连接杆71和第二连接杆73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72,第一连接杆71顶部与底座3连接,第二连接杆73底部与吸盘8连接,第二连接杆73底部设有第二开口74,吸盘8内设有第三开口81,第三开口81与第二开口74连通,且第三开口81的开口直径与第二开口74的开口直径相同。
伸缩杆7底部连接有吸盘8,底座3底部周围安装有多个万向轮4,主杆1中心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插设有副杆2,主杆1和副杆2间隙配合副杆2底端贯穿底座3延伸至伸缩杆7内,副杆2底端设有密封胶圈。
主杆1一侧设有第一开口12,第一开口12与通孔11连通,副杆2上设有第一连接板5,第一连接板5延伸至第一开口12外,主杆1上设有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与第二连接板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52,第二连接板6位于第一开口12的下方,第二连接板6上表面设有用于容纳第一连接板5的凹槽62,第一连接板5的前后侧面上均设有多个凸起51,凹槽62的前后内壁上均设有多个与凸起51相匹配的凹陷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企新,未经王企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51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贴片芯片引脚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元件的排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