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3497.0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5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8 |
发明(设计)人: | 许赫正;洪立群;黄嘉斌;苏荣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卓越(昌都)环保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3/02 | 分类号: | B28B3/02;B28B17/00;B28B7/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854000 西***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心砖 模具 送料车 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砖成型机的局部配合结构,尤其是一种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空心砖模具的上端面通常是平整的,用于固定型芯的模梁完全位于模具的型腔内,同时为了避免模梁影响制砖成型机的压头的压料动作,模梁通常被设置成平板状结构,且该平板状结构的宽度通常相对较小,为了确保模梁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不可避免需要增加模梁的高度,而模梁高度的增加则会导致成型后的空心砖表面出现较深的压槽,影响空心砖的强度,特别是对于低压缩比的空心砖,容易在压槽的位置处断裂,质量相对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空心砖模具上的模梁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在确保模梁高度符合强度要求的情况下确保空心砖强度的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包括制砖机机架、滑动连接在所述制砖机机架上的送料车以及安装在所述制砖机机架上的空心砖模具,所述空心砖模具上开设有型腔,所述型腔靠近口部的位置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布置的模梁,所述模梁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送料车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模梁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型芯,且所述模梁的上端从所述型腔内穿出,所述送料车上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模梁的避让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料车包括两个相互平行布置且分别滑动连接在所述制砖机机架上的车架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车架上的前挡板和后挡板,所述前挡板竖直布置,且所述前挡板的下端面与所述车架的下端面之间间隔有预定距离,所述前挡板上可拆卸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的下端面与所述车架的下端面平齐,所述避让槽开设在所述调节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送料车还包括有螺栓组件,所述前挡板上开设有通孔,所述调节板上在与所述通孔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腰型孔,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竖直方向相同,所述螺栓组件同时穿插在所述通孔和所述腰型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前挡板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旋连接有竖直布置的螺钉,所述调节板上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螺钉的下端面抵顶在所述支撑块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将模梁的上端从型腔内穿出,可在确保模梁高度符合强度要求的情况下,避免成型后的空心砖出现较深的压槽,进而确保空心砖的强度相对较高,有效提高低压缩比的空心砖的质量。
2、通过设置调节板,便于在组装是对避让槽的位置进行微调,避免组装尺寸误差影响避让槽和模梁之间的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制砖机机架;20-送料车;
21-避让孔;22-车架;
23-前挡板;24-后挡板;
25-调节板;26-通孔;
27-腰型孔;28-固定块;
29-螺钉;30-空心砖模具;
31-型腔;32-模梁;
40-支撑板;51-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空心砖模具和送料车的配合结构,包括制砖机机架10、滑动连接在制砖机机架10上的送料车20以及安装在制砖机机架10上的空心砖模具30,还包括水平布置在制砖机机架10上的支撑板40,支撑板40与空心砖模具30相互抵顶,支撑板40的上端面与空心砖模具30的上端面平齐,且当送料车滑动至院内空心砖模具30方向的极限位置时,支撑板40位于送料车的正下方,该位置也为送料车的初始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制砖机机架10、送料车20和支撑板40都是制砖成型机的一部分,其连接位置关系也与常规的制砖成型机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卓越(昌都)环保工程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卓越(昌都)环保工程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34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