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足部换药床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3036.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39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发明(设计)人: | 杨莉琴;马藜葳;刘嘉陵;鲁红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13/08 | 分类号: | A61G13/08;A61G13/10;A61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0 | 代理人: | 胡荣珲 |
地址: | 40004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部 换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足部换药床。
背景技术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它是由于糖尿病导致神经系统和微血管循环系统紊乱造成的,它的发生对患者的足部健康有着极大的损害,尤其是糖尿病足溃疡。清创治疗是糖尿病溃疡愈合的首要步骤,治疗的关键是清除无活力的感染组织,包括坏死的骨质和溃疡周围的硬茧,直到出现新鲜健康的组织边缘。如果溃疡面较大,应在手术室内在麻醉情况下行清创,锐性削除坏死组织,创面可以扩大2~3cm,将周围过度角化的皮肤组织一并去除,尽量保护有生命活力的肌腱和韧带组织;如口小腔大的坏疽应扩大切口;如多囊脓肿应多个切口,保持引流通畅。清创后使用促进糖尿病足疮面的药物进行治疗,促进溃疡早日愈合。现有技术中的足部换药床上端面为一整块完全固定在床架上的床垫,当给糖尿病足患者换药时,需要患者将足部伸出床沿,在足部下方放置盛消毒的药水及伤口流出的脓液的容器,清创过程中非常容易污染床面。由于患者足部悬空,将患者的患肢抬起时会使患者感到不适,当换药时间较长时,患者非常容易疲劳,患者更是难以坚持,显然会对治疗的效果造成不利的影响。并且清创工作量大,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弯腰清创,由于医护人员的身高存在差异,而现有换药床的高度一定,导致很多医护人员在清创的时候不能找到一个自己适合的清创操作高度和姿势,大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加重了疲劳程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足部换药床,它能够解决传统足部换药方式中床面易被污染,患者舒适感差,医护人员容易疲劳、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足部换药床,包括一长方形框架,该长方形框架的两纵梁之间设有横梁,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下端设有四个支撑立柱,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两纵梁的内侧设有用于放置支撑板的凹槽,所述支撑板包括用于支撑人体上身的固定支撑板和一用于支撑人体下肢的升降支撑板,所述升降支撑板的一端为铰接端,该端位于长方形框架端部并通过铰接销轴与两纵梁铰接,所述升降支撑板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对应固定支撑板,升降支撑板自由端的底面铰接可转动的折弯状支撑杆,所述两纵梁的内侧对称设置有调节升降支撑板高度的定位装置,该定位装置上设有多个定位缺口,所述折弯状支撑杆的自由端设有横向延伸的定位杆与定位装置的定位缺口卡接形成调节定位,所述升降支撑板中部开有一贯穿升降支撑板上下端面的开口,所述开口的投影面积大于0.15平方米。
折弯状支撑杆为一U形框,所述U形框底杆与升降支撑板底部的设置的铰接轴套配合,U形框的两侧杆前端为折弯状支撑杆的自由端。
所述U形框底杆上固定一沿底杆径向延伸的一手把。
所述固定支撑板前部设有一贯穿固定支撑板上下端面一椭圆形孔。
所述长方形框架的侧边设有翻转搁板,该翻转搁板与升降支撑板的位置对应。
所述翻转搁板一边与纵梁铰接,所述翻转搁板底板还设有一折叠支撑杆杆,所述折叠支撑杆一端与翻转搁板底部铰接,所述折叠支撑杆另外一端与支撑立柱铰接,所述折叠支撑杆中部铰接处设有一用于折叠支撑杆转动限位的转动限位块。
所述固定支撑板上端面设有第一软垫,所述升降支撑板上端面设有第二软垫、第三软垫。
所述长方形框架底部对称设有两挂钩,该挂钩与升降支撑板的位置对应。
所述第一软垫固定连接在固定支撑板上,所述第二软垫的前侧边通过粘接扣与第一软垫后侧边连接,所述第三软垫的前侧边通过粘接扣与第二软垫后侧边连接。
所述凹槽在所述升降支撑板铰接端下方设有一用于铰接让位的让位缺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30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