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2570.2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银;肖颖;骆敏杰;陈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18;H01B7/17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刘海 | 
| 地址: | 2142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加强型 高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尤其是一种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属于电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大型船舶在到达港口时由于工作需要和生活需要,船舶需要使用到电力来保障,通常船舶上获得电力主要有两种方式:
1、利用船舶自身携带的发电设备,使用重油或柴油发电,来满足船舶停泊时的用电需求;
2、使用船用电缆将岸电传输至船舶上,采用这种方式对环境污染小,能充分使用电力资源。
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如下:
1、使用重油或柴油发电时,会产生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对大气有污染的气体,对环境影响很大;
2、普通船用电缆的结构是导体外挤包绝缘,然后绞合成缆芯后,在缆芯外绕包一层聚酯带,最后挤包护套;该类型电缆由于绝缘和护套中间有聚酯带,在长期收放卷绕中,绝缘和护套容易位移,引起鼓包现象,另外电缆结构中没有任何加强结构,在长期收放卷绕中容易损伤电缆导体。并且船用电缆护套层较薄,在与船体、地面摩擦时,容易损伤电缆,长期使用会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岸电电缆不耐拖拽和容易出现鼓包的问题。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包括缆芯,其特征是:所述缆芯由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加强绳和围绕加强绳外圆周布置的三根动力线芯绞合而成;在所述缆芯外挤包内护套,在内护套外编织芳纶纱加强层,在芳纶纱加强层外挤包外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在动力线芯导体外依次设置动力线芯导体内屏层、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和动力线芯导体外屏层,在动力线芯导体外屏层外编织动力线芯金属屏蔽层。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绳包括高强度芳纶加强绳,在高强度芳纶加强绳外侧挤包加强绳填充层。
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采用动力线芯为一体的结构,在收放卷绕中不会出现鼓包现象;另外在电缆的中心和护套中间加入了加强结构,大大提高了电缆整体耐拖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高强度芳纶加强绳、2-加强绳填充层、3-动力线芯导体、4-动力线芯导体内屏层、5-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6-动力线芯导体外屏层、7-动力线芯金属屏蔽层、8-内护套、9-芳纶纱加强层、10-外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强型高压岸电电缆包括缆芯,缆芯由设置在中心位置的加强绳和围绕加强绳外圆周布置的三根动力线芯绞合而成;在所述缆芯外直接挤内护套8,在内护套8外编织芳纶纱加强层9,在芳纶纱加强层9外挤包外护套10。
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3,在动力线芯导体3外采用三层共挤的方式将动力线芯导体内屏层4、动力线芯导体绝缘层5和动力线芯导体外屏层6一次性挤包,再在动力线芯导体外屏层6外编织动力线芯金属屏蔽层7。
所述加强绳包括高强度芳纶加强绳1,在高强度芳纶加强绳1外侧挤包加强绳填充层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1、解决鼓包现象:
由于电缆需要长期收放卷绕,普通船用电缆由于绝缘和护套不粘连,在长期收放卷绕过程中容易出现鼓包的现象。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内护套8嵌隙紧密挤包在动力线芯上。由于动力线芯为一体结构,在收放卷绕过程中,动力线芯内部不会发生位移,解决了鼓包现象。
2、耐拖拽原理:
电缆的最中心是受力最集中的区域,在电缆的最中心设置了一根加强型加强型芳纶绳,将受力集中在加强芳纶绳上,从而保护了电缆的导体。
电缆护套结构为“内护+加强层+外护”,即内护套8、芳纶纱加强层9、外护套10,在内外护套内设置的芳纶加强层提高了电缆拖拽性能。
这两组加强结构由内到外结合的方式提高了电缆整体耐拖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煤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25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收基准站差分数据的方法、系统及接收电台
 - 下一篇:复合型电力电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