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旋式引火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1905.9 | 申请日: | 2016-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1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紫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紫晨 | 
| 主分类号: | F24B15/00 | 分类号: | F24B15/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中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6 | 代理人: | 高海棠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旋 引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旋式引火桶。
背景技术
烧烤是一种简单而又有趣的烹饪方法,约上朋友和家人在户外支起烧烤架一边烧烤一边玩乐已经成为现代人越来越来流行的生活。烧烤需要炭火,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烧烤用炭火是机制炭。机制碳呈内部中空的多棱木棍形,由碳和煤混合压制而成。机制碳具有大小均匀、燃烧时间长、火力均匀、无烟和价格低廉的特点。但是机制炭不易引燃,一般需要使用引火桶引燃机制炭后再用于烧烤。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引火桶结构图,该引火桶包括桶体和把手,桶体上设置有多个通风孔,桶体内部设置有一个分隔器,分隔器将引火桶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空间,分隔器本身是镂空的,引火桶的上下空间并不完全隔绝。在使用时,用户首先在地面上使用干柴等燃料点燃一小堆篝火,再将引火桶覆盖在篝火上,然后从引火桶的上口添加机制炭。机制炭落在分隔器上,分隔器下方的篝火通过分隔器的镂空不断燃烧机制炭,当机制炭的大部分表面被引燃后即可取出机制炭用于烧烤。
现有技术引火桶的通风口直接指向引火桶中部的火苗,当自然环境中刮风的时候,火苗随风飘摆,背风侧的通风口常常有火苗窜出,这不但不利于火苗引燃机制炭,也容易造成火苗误点燃引火桶外部的其他物品,具有火灾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的引火桶容易造成其内部的火苗随风摇摆,既不利于引燃工作,也容易造成火苗误点燃引火桶外部的其他物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气旋式引火桶,引火桶呈上下贯通的桶形,引火桶的桶体包括至少三块桶板,桶板围绕引火桶的中轴线彼此衔接,相邻的桶板之间不封闭,任意两块相邻的桶板在其衔接处相互叠覆而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的气流方向与引火桶截面的切线方向一致;所有的进风通道相对于引火桶中轴线的方向必须一致,即所有的进风通道相对于引火桶的中轴线均呈顺时针方向或者均呈逆时针方向。
每一块桶板具有一段弧形的引导段,进风通道指向桶板的弧形引导段,引导段引导由进风通道进来的气流形成围绕引火桶中轴线旋转的气旋。
进一步的,所述进风通道的宽度不小于10mm。
进一步的,所述引火桶的截面呈中心对称,引火桶的所有桶板的形状一致,桶板由镀锌钢板轧制而成,任意两块相邻的桶板之间通过连接件和螺栓连接。
进一步的,引火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分隔器,固定分隔器将引火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固定分隔器的表面镂空,固定分隔器的下部空间用于容纳引火材料(引火材料用于产生引燃烧烤炭的篝火),固定分割器的上部空间用于容纳烧烤炭。
进一步的,引火桶上设置有一个悬挂式分隔器,悬挂式分隔器呈网兜形状,悬挂式分隔器的上边缘设置有多个耳钩,悬挂式分隔器通过耳钩悬挂于引火桶的内部,悬挂式分隔器将引火桶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上下两个空间,悬挂式分隔器整体镂空。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气旋式引火桶将进风通道的方向设置成引火桶截面的切线方向,由外界进入引火桶的空气随着桶板的弧形引导段流动,受热后的空气围绕引火桶的中轴线螺旋形上升,这种螺旋式的空气气旋维持引火桶内的火苗始终在引火桶的正中心位置,并且助燃火苗形成更为强烈的气旋火焰,充分燃烧引燃桶内的烧烤炭,提高了引火桶的引燃效率,杜绝了火苗窜出引火桶之外的可能。(2)本实用新型气旋式引火桶的桶板由镀锌钢板轧制而成,所有桶板的形状一致,成本低廉、便于生产。(3)本实用新型气旋式引火桶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分隔器或悬挂式分隔器,分隔器用于担负待引燃的烧烤炭,分隔器保持烧烤炭悬于篝火火苗的正上方,有助于提高引火桶的引燃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引火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气旋式引火桶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气旋式引火桶正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悬挂式分隔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1气旋式引火桶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是实施例2气旋式引火桶俯视图。
其中:1、桶板;11、引导段;12、直线段;2、连接件;3、进风通道;4、悬挂式分隔器;41、耳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紫晨,未经黄紫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19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挂件(ZTJ‑385)
- 下一篇:一种新型家用保温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