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豆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1182.2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80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8 |
发明(设计)人: | 田仕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11/10 | 分类号: | A23C11/10;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重庆棱镜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2 | 代理人: | 李兴寰 |
地址: | 40542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豆汁机。
背景技术
豆汁是深受人们喜爱的食品制作原料之一,豆汁可以用于制作豆浆、提炼豆粉等,豆汁在加工过程中,需将豆类进行浸泡,然后加水混合进行磨碎。在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石磨采用上下两片磨盘的方式,上磨盘设有进料口,使用者一边旋转磨盘,一边添加豆子。该方式依靠人力进行磨豆,不仅浪费劳动力,加工量小,还会造成磨豆不均匀,豆类浪费严重;现有的机械磨豆也采用上述方式进行磨豆,虽然节省的人力,但是其磨豆效果差,磨豆后的豆汁和豆渣需要人工过滤分离,依然浪费人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豆汁机,用以解决传统磨豆方式效果差、浪费人力、豆汁和豆渣无法分离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豆汁机,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和滚筒Ⅱ,滚筒Ⅱ的内径大于滚筒Ⅰ,所述滚筒Ⅰ连接电机Ⅰ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的输出轴;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形成磨豆内腔,所述滚筒Ⅱ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形成磨豆外腔,所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滤豆筒与支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下部设有豆渣盒和豆汁盒。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侧壁外侧、滚筒Ⅱ侧壁内侧和滤豆筒侧壁内外侧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
进一步地,所述滚筒Ⅰ和滚筒Ⅱ的每条弧形齿均设有数个凸起,所述凸起与滤豆筒侧壁的垂直距离小于弧形齿上其他任何位置与滤豆筒侧壁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地,还包括盛豆盒,所述盛豆盒进料口设有感应开关。
进一步地,所述盛豆盒上还设有进水管口。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网可以阻挡豆渣通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利用两个旋转滚筒与中间的滤豆筒进行磨豆,两个滚筒同轴设置,滚筒和滤豆筒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弧形齿之间转动摩擦配合使豆子摩擦的同时向下移动,滤豆筒上设有过滤网和滤汁槽,豆子摩擦后与滤豆筒上的过滤网摩擦,豆子和水混合后的豆汁可以通过过滤网,从滤汁槽下落至豆汁盒内,豆渣在滚筒旋转下落入下面的豆渣盒内,为了进一步是装置带走豆渣内的豆汁,在弧形齿上设有凸起,凸起与滤豆筒距离较小,豆渣通过凸起的过程中,进行多次的脱汁。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好的豆渣、豆汁分离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A面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弧形齿的一个平面展开结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支架、2-滚筒Ⅱ、3-滤豆筒、4-滚筒Ⅰ、5-豆汁盒、6-豆渣盒、7-盛豆盒、8-弧形齿、21-电机Ⅱ、31-过滤网、32-滤汁槽、41-电机Ⅰ、71-感应开关、72-进水管口、8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豆汁机,包括两个同轴设置的滚筒Ⅰ4、滚筒Ⅱ2和支架1,滚筒Ⅰ和滚筒Ⅱ竖直设置在支架上,滚筒Ⅰ连接电机Ⅰ41的输出轴,滚筒Ⅱ通过轮齿配合连接电机Ⅱ21的输出轴,电机Ⅰ和电机Ⅱ带动滚筒Ⅰ和滚筒Ⅱ旋转,在滚筒Ⅰ侧壁外侧和滚筒Ⅱ侧壁内侧之间设有滤豆筒3,滤豆筒与支架固定连接,在滚筒Ⅰ旋转时,其侧壁外侧与滤豆筒侧壁内侧摩擦,形成磨豆内腔,在滚筒Ⅱ旋转时,其侧壁内侧与滤豆筒侧壁外侧摩擦,形成磨豆外腔。
具体地,滚筒Ⅰ侧壁外侧、滚筒Ⅱ侧壁内侧和滤豆筒侧壁内外侧设有在旋转方向上彼此配合让豆子往下移动的数条弧形齿8,数条弧形齿在其弧形方向上彼此平行设置,滚筒Ⅰ、滚筒Ⅱ和滤豆筒的弧形齿彼此摩擦,将豆子磨碎。
优选地,滤豆筒的内壁为过滤网31,过滤网内部为滤汁槽32,滚筒Ⅰ和滚筒Ⅱ下部设有豆渣盒6和豆汁盒5;当豆子在磨碎过程中,豆渣与滤豆筒的过滤网不断碰撞和挤压,过滤网可以过滤豆渣中的豆汁,豆汁通过挤压进入过滤网里面的滤汁槽,滤汁槽连通豆汁盒,豆汁被分离到豆汁盒内;豆渣则在磨豆内腔和磨豆外腔中往下移动进入豆渣盒内,豆渣盒豆汁被完全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紫水豆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11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