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80937.7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伏军祥;白文英;赵燕锋;崔慧琳;裴英敏;孙武;田歌;刘宗贤;杜子龙;张雅丽;刘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联润在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L55/18 | 分类号: | F16L55/18;F16L55/16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13126 | 代理人: | 彭随丽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管道 开挖 修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修复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修复主要包括开挖式修复和非开挖式修复两种,非开挖式修复不会阻碍交通,不会破坏绿地,植被,不会影响商店、医院、学校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解决了传统开挖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干扰,以及对交通、环境、周边建筑物基础的破坏和不良影响,因此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效果。
目前,非开挖式修复方法中一种为软管内衬法,是在现有的旧管道内壁上衬一层浸渍液态热固性树脂的软管,用水压或气压将软管涨圆,再通过紫外线、加热或常温使其固化,形成与旧管道紧密配合的薄层管,以达到修复的目的。现有的软管内衬法,软管固化时间长,工作效率低,难以满足对管道快速修复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以节约固化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包括软管,分设于软管两端的左挡板和右挡板;于左挡板上设有进风管道和增压管道,于右挡板上设有出风管道;于所述增压管道处连接有充气泵;于所述进风管道端连接有热风装置,所述热风装置包括风机、以及设于所述风机一侧的且靠近所述进风管道布置的加热装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进风管道之间连接有变径管;相对于所述热风装置连接所述进风管道的一侧,所述出风管道通过管道与所述热风装置的另一侧相连接,且于所述出风管道与所述热风装置之间设有与所述风机连接的变径管。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圆环形的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加热架,所述加热架由多根平行且间距设置的加热棒组成,于所述加热棒的两端分别设有与各所述加热棒连接的弧形的电极,于所述电极和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弧形的绝缘板。
进一步地,于所述出风管道上装设有压力计。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通过热风在软管内循环以达到固化软管的目的,可减少热量损失、节约能源,且可节约固化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热风装置包括外壳、加热架及绝缘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3)在出风管道上设置压力计,便于检测软管内气体压力,以保证软管与待修复管道的贴合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应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变径管,2-风机,3-输送管道,4-充气泵,5-左挡板,501-增压管道,502-进风管道,6-待修复管道,7-软管,8-右挡板,801-出风管道,9-加热装置,901-加热棒,902-绝缘板,903-电极,904-外壳,10-压力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免开挖修复用装置,结合图1所示,包括软管7,分设于软管7两端的左挡板5和右挡板8;于左挡板5上设有进风管道502和增压管道501,于右挡板8上设有出风管道801;于增压管道501处连接有充气泵4,充气泵4可使软管7膨胀贴覆于待修复管道6内壁;于进风管道502端连接有热风装置,热风装置包括风机2、以及设于风机2一侧的且靠近进风管道502布置的加热装置9,于加热装置9与进风管道502之间连接有变径管1,变径管1和进风管道502连接时可通过法兰连接,或可通过一段管道分别套设于变径管1或进风管道502外周,通过卡圈固定;相对于热风装置连接进风管道502的一侧,出风管道801通过输送管道3与热风装置的另一侧相连接,且于出风管道801与热风装置之间设有与风机2连接的变径管1,具体结构上,输送管道3套设于出风管道801或变径管1端部,可通过卡圈固定。
上述结构中,风机2为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变径管1由一段锥形管连接一段直管,为了方便连接,变径管1的两端可以根据连接需要设置法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联润在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北联润在线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9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