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车床主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80405.3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0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成钢;陈锐鸿;王文萍;赖春平;李惠坤;伦颖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B19/02 | 分类号: | B23B1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车床 主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车床。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自动化机床。配备多工位刀塔或动力刀塔,机床具有广泛的加工工艺性能,可加工直线圆柱、斜线圆柱、圆弧和各种螺纹、槽、蜗杆等复杂工件,具有直线插补、圆弧插补各种补偿功能,并在复杂零件的批量生产中发挥了良好的经济效果。
对于数控车床来说,机床主体了核心部分,机床主体一般由机床床身、主轴系统、刀架系统等组成,主轴系统主要实现工件的旋转,在加工工件时,有时需要的转速较大,这样,主轴会产生较多的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的散失,将影响主轴系统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更好的实现散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数控车床主轴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数控车床主轴装置,包括主驱动传动系统、主轴箱、主轴和第一卡盘;所述的主轴箱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上壳体安装在下壳体上,在主轴箱内具有油腔,在上壳体上设有上散热筋,在下壳体上设有下散热筋,在上壳体与下壳体的结合处设有安装孔,主轴穿过安装孔并伸出主轴箱,主轴具有轴向贯通的贯通孔;主驱动传动系统驱动主轴旋转,第一卡盘安装在主轴上。
上述结构,在加工工件时,工件被夹持在第一卡盘上,主驱动传动系统带动主轴旋转,当主轴的转速较大时,在主轴箱内会产生较多的热量,产生的热量一部分通过润滑油传递到主轴箱上,由于主轴箱裸露在外,而且设置了散热筋,因此,散热的面积大,有利于快速散热,主轴旋转时,容易在贯通孔内形成风流,另一部分的热量经主轴传递到贯通孔内,通过风流散热,因此,主轴装置的散热性能好,能更好的保护主轴等。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驱动传动系统包括主伺服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和皮带;主伺服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座上,主动皮带轮安装在主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上,从动皮带轮安装在主轴上,在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设有皮带。该主驱动传动系统将动力通过主轴直接传递到第一卡盘上,一旦第一卡盘出现卡死的现象,皮带会相对于皮带轮打滑,主伺服电机的驱动力不会或很少传递到主轴上,起到保护主伺服电机4、主轴和第一卡盘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的下壳体包括底板和下侧板,在底板的外周向外延伸设有下凸缘,在下侧板的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中凸缘;在前后的下侧板的外表面设有下散热筋;在左右的下侧板上分别设有下半圆形孔,在左右下侧板的外侧面上分别设有与下半圆形孔同轴的下半圆环,在左右的下侧板上位于下半圆环与下凸缘之间设有下筋板。由于设置了下凸缘,因此,方便固定主轴箱,由于设置了下筋板,因此,不仅散热面积大,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提高的下壳体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的上壳体包括顶板和上侧板;在上侧板的下边缘向外延伸设有上凸缘;在左右上侧板边缘分别向左和向右延伸有侧凸缘;在顶板的中部设有左右布置的凸筋,在顶板和前后的上侧板上设有自凸筋向上凸缘延伸的上散热筋;在左右的上侧板上分别设有上半圆孔,在左右的上侧板上分别设有与上半圆孔同轴的上半圆环,上半圆环与上凸缘连接为一体;在侧凸筋与上半圆环之间设有上筋板;上凸缘和中凸缘通过螺栓连接;上半圆孔与上半圆孔形成安装孔。由于设置了上凸缘,因此,便于将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起来,由于设置了上筋板,因此,不仅散热面积大,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而且提高的上壳体的强度,由于设置了凸筋,因此,上壳体的强度高。
进一步的,在上凸缘与中凸缘之间夹持有密封片,以提高密封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的主轴包括中间轴和设在中间轴两端的端轴,中间轴的外径大于端轴的外径。
进一步的,在安装孔内安装有轴承,主轴的端轴穿过轴承,主轴通过轴承支承;在端轴上位于中间轴与轴承的内圈之间套有轴套。通过轴套对主轴进行轴向限位。
进一步的,在主轴箱上安装有端盖,所述的端盖包括盖板和定位套,定位套设在盖板的一侧;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在主轴箱上,定位套插入到安装孔内且套在端轴上,定位套与安装孔之间具有空隙,在端轴上位于空隙内设有密封圈。防止主轴箱内的润滑油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机床主体的立体图。
图2为机床主体的分解图。
图3为机床床身的立体图。
图4为机床主体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D-D剖视图。
图6为图4中E-E剖视图。
图7为主驱动传动系统的立体图。
图8为主驱动传动系统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未经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80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板坯连铸开机结晶器加开浇渣工具
- 下一篇:车刀中心高找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