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试验机的冷却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8085.8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9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黄勤芳;覃秀凤;钟小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F25D17/02 | 分类号: | F25D17/02;G01N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69 | 代理人: | 靳浩 |
| 地址: | 53022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试验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的冷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机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进行材料性能测试和试验过程中往往会涉及万能试验机、疲劳试验机、弯扭试验机等,这种试验机本身价格均十分昂贵,维修成本也相对较高,同时对试验机的精密度要求也是较高,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较多的热量,而对于大多数材料温度过高会导致热膨胀,对于试验机则会影响其试验精度等,这往往需要对其进行降温处理以保证试验机油压恒定和设备各性能的稳定,也需要防止温度过高而导致润滑、液压油的过早老化,从而降低润滑油和液压油的使用寿命。但是在降温过程中如果降温梯度过大或者过小均不利于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如果降温梯度过小则达不到实际降温效果,温度过高使得设备内油压不稳定进而影响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试验的准确性;反之降温梯度过大,长时间的运行也会造成能量和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就目前而言,各单位普遍采取用自来水直接降温,这使得试验的误差性增加的同时也降低设备以及油料的使用寿命,同时也浪费大量的水资源,其十分不利于企业单位节能理念。
在设备的安装空间上,许多单位采用独立的自来水单循环直接进行降温,这对于单设备短期运行尚可,但是对于多个设备显然存在资源(安装空间、自来水和循环设备材料)的巨大浪费情况,尤其是对于多个设备同时运行,其浪费情况则分外明显。
鉴于存在这种情况,就需要设计一种可自动调温的循环环保的冷却装置来解决该类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试验机的冷却装置,其通过两个储水罐之间的梯度设置,可以实现对水的三次降温,利用高温水的流动性相对低温水较好,使得高温水基本保持在储水罐的上层,便于散热降温,再利用下层水的压强、密度和流体惯性的共同作用,通过温控装置和流量控制阀实现冷却水的第三次降温,也是自动调温的功能。本实用新型试验机的冷却装置不但冷却效果好,而且使用水资源少,环保低能耗。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一种试验机的冷却装置包括:
第一储水罐,其为上开口的容器;
第二储水罐,其为上开口的容器,其与第一储水罐梯度排列放置,且第一储水罐的位置高于第二储水罐;第二储水罐的顶部通过第二上水管与第一储水罐的上部的水位下方连通,实现冷却水的二次降温;第二储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二下水管与第一储水罐的底部连通,第二储水罐的底部和顶部通过第三循环水管连通,且在第三循环水管上设置有流量控制阀;
其中,第二储水罐的底部通过第一循环进水管与试验机冷却进水口连通,并通过第一循环出水管将试验机出水口的热水引流到第一储水罐的水面,实现循环热水的首次降温;在第一循环进水管上设置有温控装置和水泵,温控装置检测第一循环进水管上冷却水的温度并根据设定的温度值控制流量控制阀的开度以实现冷却水的三次降温。
优选的是,所述第三循环水管的管内径小于1.5cm。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循环进水管上还设置有开关阀和过滤器,所述开关阀设置在最靠近所述第二储水罐的底部,所述过滤器设置在所述水泵之前。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上设置有冷却扇加速试验机输出的热水降温。
优选的是,所述梯度排列放置为第二储水罐的顶部低于第一储水罐的顶部,且高于第一储水罐的底部,第二储水罐的底部低于第一储水罐的底部。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循环出水管的出水口为花洒设置,并通过漏斗接收花洒的冷却水引流到第一储水罐的水面。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三循环水管上设置有电接点压力表和通过压力开关阀控制的进出水口,且根据电接点压力表的设置值控制压力开关阀的开和关的动作。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一储水罐和第二储水罐的开口上方均设置有挡板。
优选的是,在所述第二上水管与第二储水罐顶部的接口处设置有向下倾斜到罐内壁或水面上的第一引流板,在所述第三循环水管与第二储水罐顶部的接口处设置有向下倾斜到罐内壁或水面上的第二引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80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