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自动制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975.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5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兆春;陈英明;曹凤洁;汪秀山;肖存文;杨光;李京;刘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5/00 | 分类号: | B66C15/00;B66C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04 | 代理人: | 赵东方,朱丽岩 |
地址: | 1024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外 轨道 起重 设备 自动 制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自动制动系统。
背景技术
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作业时受自然环境因素和人员依赖影响较大,如北方地区季节性大风天气时,沿海地区台风天气时,或者人为疏忽、违章操作,经常会给轨道式起重设备造成溜车、脱轨、倾倒等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轨道式起重设备传统的制动方式有夹轨器和铁鞋两大类,夹轨器在操作中容易松脱,而铁鞋稳固性差容易掉落,并且这两种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员操作。现有的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不能在紧急情况下对设备进行自动制动,如果操作人员在出现意外或设备异常的紧急情况下由于疏忽或违章操作不能及时手动制动设备,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隐患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解决目前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采用夹轨器或铁鞋进行手动制动,夹轨器在操作中容易松脱,铁鞋稳固性差容易掉落,并且这两种方式完全依赖于人员操作,由于人员疏忽或违章操作不能及时手动制动设备,极易发生安全事故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自动制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转速传感器、控制装置、液压驱动装置和制动器;
所述风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的风速信号输入端,对应于风速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控制装置的转速信号输入端;对应于转速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驱动信号输入端;
所述控制装置内预存有风速限值和转速限值;
所述液压驱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至所述制动器。
进一步地,还包括风速超限报警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预存有风速报警阈值,对应于风速报警信号的所述控制装置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至所述风速超限报警装置的报警信号输入端。
进一步地,所述转速传感器包括磁芯和磁力感应器,所述磁芯安装于轨道式起重设备的行车轮轴上,所述磁力感应器固定于轨道式起重设备上临近所述磁芯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风速超限报警装置包括高音蜂鸣器和频闪警报灯。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交流电机、油泵和油顶;
所述交流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油泵的凸轮轴,所述油泵的液压油输出管连接至所述油顶,所述油顶的顶杆连接至所述制动器。
进一步地,所述制动器包括框架、悬臂和制动铁鞋,所述悬臂的一端与所述油顶的顶杆硬连接,所述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制动铁鞋连接,所述悬臂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安装于所述框架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当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行驶速度(主动或被动)及外部环境风速超过预设限值时,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给液压驱动装置动作信号,驱动制动器动作对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进行自动制动。当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遇意外断电时,制动器直接动作对其制动,无需人员手动操作,提高了制动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杜绝了紧急情况下延误制动的情况发生,安全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位置布置图。
图中,1.风速传感器,2.转速传感器,3.风速超限报警装置,4.控制装置,5.液压驱动装置,6.制动器,7.轨道式起重设备,701.车轮,702.驾驶室。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室外轨道式起重设备自动制动系统,包括风速传感器1、转速传感器2、控制装置4、液压驱动装置5和制动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铁房山桥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