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控制器水冷板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7774.7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6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明;胡治怿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87 | 代理人: | 郭鸿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控制器 水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冷板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能源枯竭态势越来越盛,新能源产品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电动交通工具应运而生,电动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具有能源清洁,易维护的优势;其电机控制器是整个电机系统的核心;因此电机控制器的稳定对整个电动汽车来说是重中之重。
目前,所公知或使用的车用电机控制器,大部分是采用水冷形式进行散热;水冷形式要求电机控制器中IGBT(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模块冷却部分有单独的冷却水道,并保持一定压力和流量从而使冷却有效。但是,通常电机控制器中,IGBT模块的冷却水道与车载其他发热功率部件例如电机、电源模块等共用冷却系统,冷回路较长,冷却效果不良,并且如果发生冷却回路泄露或者冷却液不足时,容易引起冷却系统散热能力不足,造成热量积累,导致电机控制器的核心部件IGBT模块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所述的技术缺陷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板,将水冷管设置成底面和顶面两层,跟传统冷却板相比,通过冷却回路折叠铺设,充分吸收热量,进而能充分发挥散热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板,包括板体和设置在板体内部的水冷管;所述水冷管在板体内部分为板体底部的底面部分和板体顶面的顶面部分;所述水冷管包括设置在低面部分的进水口和设在顶面部分的第一出水口;水冷管中通入冷却水;所述水冷管在板体内部由左至右呈S型弯曲,到达底面最右端时,冷却水汇流到槽体内部;并通过顶面的第二出水口流出,进入水冷管顶面部分;最后经第一出水口流出。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内部设有横向沟道,利用横向沟道使得冷却水在水冷管内部呈S型流动。
优选的,所述顶面部分和底面部分的水冷管交错排列。
优选的,所述底面部分设置在板体内部,所述顶面部分为板体向外凸起结构。
优选的,所述板体采用CNC加工,真空钎焊形式制作而成,外表面采用铝合金。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采用全铜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水冷板,将水冷管设置成底面和顶面两层,跟传统冷却板相比,通过冷却回路折叠铺设,充分吸收热量,进而能充分发挥散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控制器水冷板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机控制器水冷板的底面剖视图;
图中:1、板体,2、水冷管,3、进水口,4、第一出水口,5、槽体,6、第二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电机控制器水冷板,包括板体1和设置在板体1内部的水冷管2;所述水冷管2在板体1内部分为板体1底部的底面部分和,板体1 顶面的顶面部分;所述水冷管包括设置在低面部分的进水口3和设在顶面部分的第一出水口4;水冷管中通入冷却水;所述水冷管2在板体1内部由左至右呈S型弯曲,到达底面最右端时,冷却水汇流到槽体5内部;并通过顶面的第二出水口6流出,进入水冷管顶面部分;最后经第一出水口4流出。
所述水冷管内部设有横向沟道,利用横向沟道使得冷却水在水冷管内部呈S型流动。
所述顶面部分和底面部分的水冷管交错排列。所述底面部分设置在板体1内部,所述顶面部分为板体1向外凸起结构。所述板体采用CNC加工,真空钎焊形式制作而成,外表面采用铝合金。热传导性能好,不易生锈。所述水冷管采用全铜管,不易生锈,不易堵塞。
使用时,从水冷管的进水口通入冷却水,冷却水利用水道到达底面做右端,流经水道,为解决冷却水流速过快,不能够充分降温的问题,水冷管内部设有横向沟道,利用横向沟道,进行效能,冷却水汇流到槽体5内部,并通过顶面的第二出水口6流出,进入水冷管顶面部分;最后经第一出水口4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瑞蓝科电动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7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头盔蓝牙音响
- 下一篇:一种自锁式高空操作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