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压凡尔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7319.7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9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伦俊;池振华;邹益文;卢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卓新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B21/10 | 分类号: | E21B21/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211 | 代理人: | 赵凯 |
| 地址: | 6105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凡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钻井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压凡尔。
背景技术
回压凡尔是钻井过程中的一种防内喷的装置,是一种单流阀,回压凡尔能够有效的防止地层流体通过钻头水眼进入钻具内。现有的回压凡尔主要包括阀体、支承座、阀芯和阀座。其结构原理是在工具水眼内有一个锥形活动阀芯,安装时其大端朝下,小端朝上,当泥浆由水眼至上而下时,流动阻力较小,能够顺利通过;当泥浆从钻柱内由下而上反窜流动时,其大端受到的推力较大,而促使锥形活动装置向上移动,直至阀芯锥面与阀座锥面贴合,从而达到封堵水眼的目的。通常在压井、钻进接单根和下钻过程中可以起到防止泥浆反喷的作用。
公开号为CN 203547660U,公开日为2014年04月16日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回压凡尔,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复合胶塞、弹性金属圈;所述阀体为柱体,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泥浆通道;所述阀体一端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复合胶塞置于所述环状凸起中,将所述泥浆通道封堵;所述泥浆通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金属圈置于所述环形凹槽中;所述复合胶塞上,朝所述弹性金属圈方向,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置于所述泥浆通道中,其自由端上设置有挡块;当所述复合胶塞封堵住所述泥浆通道时,所述挡块穿过所述弹性金属圈,所述弹性金属圈能阻挡所述挡块朝所述环状凸起的方向运动。该专利文献公开的回压凡尔,虽然能够起到良好的密封和阻流作用,防止反喷,避免造成工程事故。但是,以该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均存在缺陷:在下钻时,每放下一部分钻杆,就需要连接灌浆装置向钻杆内灌入泥浆,灌完后,再取下灌浆装置,放入下一节钻杆,如此重复才能完成下钻动作,工程量非常大,费时费力,需要灌入大量的泥浆,灌浆成本高。回压凡尔的阀芯与底座之间安装有弹簧,弹簧套接在阀芯的阀杆上,弹簧一端连接在底座上,另一端连接在阀芯的锥形块上,由于阀杆的直径较小,回压凡尔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阀芯上下运动,弹簧也会不停的回位和压缩,弹簧容易被过度挤压而发生变形,导致阀芯的锥形块无法快速有效的准确复位,不能与阀座锥面良好贴合,进而达不到堵住水眼的目的;而且弹簧在压缩和复位时,弹簧摆动,不停的撞击阀芯的阀杆,导致阀杆折断,阀芯失去作用,导致泥浆反喷,造成极其严重的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压凡尔,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井内泥浆自动灌入钻杆内,无需每放下一部分钻杆就连接灌浆装置向钻杆内灌入泥浆,极大的减小了工程量,省时省力,有效降低灌浆成本,而且能够有效防止井内泥浆经阀体的内腔反喷至钻杆内,杜绝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回压凡尔,包括阀体、阀芯及设置在阀体内的支承座和阀座,支承座位于阀座下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活塞,所述活塞套在阀芯上,所述阀体上开有泥浆回流孔,泥浆回流孔位于阀座和活塞之间,所述泥浆回流孔与阀体的内腔连通。
所述阀芯从上到下依次包括上阀杆、锥形块和下阀杆,上阀杆的上端设置有固定螺母,下端与锥形块的小端连接,下阀杆一端与锥形块的大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支承座内。
所述阀座与锥形块的锥面相适配。
所述下阀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与支承座接触。
所述锥形块与阀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嵌套在锥形块的大端上。
所述锥形块的大端上开有弹簧槽,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弹簧槽的底部接触,另一端与支承座接触。
所述锥形块上开有流通孔,流通孔与弹簧槽连通。
所述阀座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套在阀座上。
所述活塞与阀体之间设置有第三密封圈,第三密封圈套在活塞上。
所述阀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台阶,台阶上设置有压帽,压帽位于活塞上方,压帽与阀体通过螺纹连接。
下钻时,将钻具连同回压凡尔一起下入井内,井内泥浆在压力的作用下,即环空压强高于阀体内腔的情况下,井内泥浆从外到内经阀体上的泥浆回流孔进入到阀体的内腔,泥浆通过阀体的内腔自下而上回流到钻杆内;随着不断下钻具,井内泥浆不断回流进钻杆内,直到下钻具完毕,钻杆内外液体压力平衡,井内泥浆不再向钻杆内回流,完成钻杆内的自灌浆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卓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卓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屑干燥机的筛蓝刮刀排液机构及钻屑干燥机
- 下一篇:一种钻井用回压凡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