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超临界萃取装置用快速密封接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7043.2 | 申请日: | 2016-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8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纪军;李晶;罗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B01D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218 | 代理人: | 瞿网兰 |
| 地址: | 551200 贵州省黔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临界 萃取 装置 快速 密封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结构,尤其是一种萃取设备用密封结构,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超临界萃取装置用快速密封接头。
背景技术
萃取设备是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某些不宜进行粉碎预处理的固体物料,例如某些必须保持纤维结构不发生变化的天然产品,需要打开萃取设备的顶盖加料和出料,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多为半间歇操作(被萃取物料一次性装入,超临界CO2流体连续通入,萃取釜中的物料需要频繁更换,萃取设备必须具有快速开关的特点。(2)CO2的临界压力是7.3MPa,但是为了将物质萃取出来,一般需要较高的操作压力,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设计压力一般在30MPa以上。设备的操作压力高,萃取设备的设计及生产难度较大。(3)国内对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经验和有效的设计方法,暂无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设计标准,因此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大多为非标设备,设计和制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4)萃取设备在高压下进行操作,需要经常开关,设备在一个生产周期内压力是随时间上下波动的,因此萃取设备存在疲劳问题。(5)超临界流体具有强溶解性和高渗透性,对设备的密封材料的破坏很严重。因此萃取设备的密封材料和结构必须适应超临界流体这一特性。因此,设计新型的快速密封接头是整个装置中的一个关键部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超临界萃取设备接头使用不便的问题,设计一种新型超临界萃取装置用快速密封接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超临界萃取装置用快速密封接头,它包括顶盖1、筒体5、卡箍2和密封环4,顶盖1和筒体5通过卡箍5相连,其特征是所述的密封环4定位在顶盖1的环形凹槽中并能随顶盖1同步拆卸,在顶盖1和筒体5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8,卡箍5上设有相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凸起8和环形凹槽能限制顶盖和筒体的轴向移动。
所述的筒体上安装有支撑板7,卡箍2为双瓣结构,两瓣之间通过圆柱销6铰接相连,圆柱销6的下端插入支撑板7上的销孔中以限制卡箍2的周向移动。
所述的密封环4为C形密封环。
所述的密封环4为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品。
所述的环形凸起8的截面呈梯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密封材料摒弃了传统的橡胶材料,使用聚四氟乙烯材料,一方面保证了密封材料在高压下的密封性能,另一方面杜绝了传统橡胶材料在超临界CO2流体下高溶涨现象。
2)将C形密封环设计在顶盖内,开启萃取釜的时候密封圈随顶盖一起拿出,密封圈一次性装入即可,无须多次装拆,减少了装拆次数和密封圈装卸时的磨损,操作简便,延长了密封圈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新型超临界萃取装置用快速密封接头,它包括顶盖1、筒体5、卡箍2和密封环4,顶盖1和筒体5通过卡箍5相连所述的密封环4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制备,呈C形结构,它直接放置定位在顶盖1的环形凹槽中并能随顶盖1同步拆卸,在顶盖1和筒体5的表面设有环形凸起8,该环形凸起8的截面呈梯形结构,如图1,卡箍5上设有相配的环形凹槽,所述的环形凸起8和环形凹槽能限制顶盖和筒体的轴向移动。所述的筒体上安装有支撑板7,卡箍2为双瓣结构,两瓣之间通过圆柱销6铰接相连,圆柱销6的下端插入支撑板7上的销孔中以限制卡箍2的周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未经贵州维仙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7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WIFI智能控制电源
- 下一篇:一种LED球泡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