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4746.X | 申请日: | 2016-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浪;胡锋;李建贞;李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06 |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1226 | 代理人: | 何强,杨冬 |
| 地址: | 617063 四川省攀枝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 鼓风机 循环 水冷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领域,具体的是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是用于对带走汽轮鼓风机乏汽热量的工业水进行冷却降温后循环使用的系统。
随着冶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冶炼系统及相关企业出于节能的目的均采用汽轮鼓风机机组为高炉输送热风,由于冶炼高炉多座同时运行,汽轮鼓风机组也属于“鼓风机群”,循环水系统多采用母管制运行方式,循环水泵采用多台并列运行;循环水冷却塔采用双曲线自然通风冷却塔或机力通风冷却塔,冷却塔通风形式采用横流式或逆流式,循环水在冷去塔冷却通常分为3个阶段冷却,即循环水从分水器出来至填料上与上升的冷空气对流换热冷却,循环水在填料上流动是与上升的冷空气进行换热,循环水从从填料上下落至集水池水面过程中与冷却塔周围进入的冷空气进行换热。但是,由于冷却塔填料老化、结垢、堵塞等原因,循环水冷却塔效果差,换填料耗时耗资;冷却塔风机负荷大,飘水率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包括冷却塔、位于冷却塔下方的集水池、连接集水池与汽轮鼓风机组的冷却水输送管路,以及连接汽轮鼓风机组与冷却塔的冷却水回收管路;在冷却塔内设有安装于冷却水回收管路的喷嘴,所述喷嘴的喷水口朝上;在喷嘴的下方安装有N层淋水结构,所述N为正整数,相邻层淋水结构间设有竖直间距,第N层淋水结构上设有流水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淋水结构包括多块水平布置的淋水板,相邻淋水板间设有水平间距,所述流水间隙为相邻淋水板间的水平间距。
进一步的,第N层淋水结构与第N-1层淋水结构的淋水板错位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淋水板为混凝土浇筑板。
进一步的,所述N大于或者等于3,且小于或者等于5。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输送管路包括母管、与汽轮鼓风机一一对应的M支分配管以及至少M+1支安装有循环水泵的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安装于集水池,另一端连接于母管形成第一接头;M支分配管包括一支首端分配管、一支末端分配管和M-2支中间分配管;首端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首端接头;末端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末端接头;中间分配管与母管连接形成中间接头;邻近首端接头的中间接头与首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两个第一接头;相邻两个中间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邻近末端接头的中间接头与首端接头之间有至少两个第一接头;
首端接头、末端接头和第一接头之间均设有分段阀;
首端分配管上设有首端旁通管,首端旁通管与母管连接的连接点与首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末端分配管上设有末端旁通管,末端旁通管与母管连接的连接点与末端接头之间至少有一个第一接头;
首端旁通接头与首端接头以及末端旁通接头与末端接头通过分段阀隔开。
进一步的,还包括补水管路,所述补水管路与集水池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轮鼓风机循环水冷却系统工作时,循环水从喷嘴喷出,由于喷嘴的喷水口朝上,那么,依靠余压及喷嘴的喷洒作用,循环水散开向上运动至最高点,循环水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与冷空气接触,进行第一阶段冷却;接着,循环水依靠重力作用下落,与上升的冷空气对流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二阶段冷却;然后,循环水下落到第一层淋水结构上,循环水被溅开、降速并由流水间隙下落到下一层淋水结构,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三阶段冷却;最后,循环水从第最后一层淋水结构下落到集水池,在此过程中,循环水与上升及横流的冷空气进行热交换,进行第四阶段冷却。如此,便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流通路径,延长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停留时间,增多了循环水在冷却塔内的冷却流程,并且,喷嘴向上喷洒有助于循环水分散,下降过程中,循环水碰撞淋水结构而被溅开,均有效增大了循环水与空气的接触面,再则,空气扰流至淋水结构后,空气形成紊流。流通路径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接触面的增大以及空气紊流的作用使循环水被充分冷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冷却塔1、集水池2、冷却水输送管路3、母管31、抽水管32、第一接头321、循环水泵33、首端分配管34、中间分配管35、末端分配管36、首端接头341、中间接头351、末端接头361、分段阀37、首端旁通管38、末端旁通管39、冷却水回收管路4、喷嘴5、淋水板6、水平间距7、竖直间距8、补水管路9、汽轮鼓风机1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4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