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袖筒式动力电池隔膜套及动力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4233.9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293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泰舸电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8 | 分类号: | H01M2/18;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04 | 代理人: | 汤磊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袖筒 动力电池 隔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隔膜套及动力电池。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隔板是指在电池正极和负极之间的一种用隔膜材料制成的隔板,是电池中非常关键的部分,对电池的安全性和成本有直接影响,其主要作用是隔离正、负极并使电解液中的离子在正负极之间自由通过。
目前,市场上有一种袋式的电池隔板,这种袋式的电池隔板是将一张隔膜片对折之后,与折边相邻的两个边经压合后形成压合缝得到只有一端开口的袋式隔板,使用时将极板从开口的一端放入袋式隔板中即可。
虽然这种隔板能够有效的隔离正负极板防止极板发生短路,但是由于袋式隔板只有一端开口,存在电解液循环不畅致使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浓度不均匀,容易造成蓄电池早期失效的问题,使电池的使用寿命缩短。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袖筒式动力电池隔膜套,有效的解决动力电池的电解液循不畅的问题,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了这种隔膜套的动力电池。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袖筒式动力电池隔膜套,包括单张隔膜片,所述隔膜片相对的两边形成搭接边,所述搭接边经压合后形成只有一个压合缝的袖筒式的隔膜套,所述隔膜套的尺寸与极板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电池的极板放入隔膜套中,带有隔膜套的极板与隔膜套外的相反极性的极板以及电解液构成动力电池,电池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隔膜套是两端开口的,隔膜套内的极板上下通畅,因此隔膜套中的电解液可以和隔膜套外部的电解液形成对流循环,使电池内部的电解液浓度始终保持在均匀的状态,极板的工作环境保持不变,增强了电池的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制成的隔膜套只有一个压合缝,可以大幅降低由于压合缝的失效而造成的电池隔膜套的损坏率,并且由于压合缝的数量减少了隔膜套在蓄电池中占有的空间更小,极板装配更加灵活,同时,由于隔膜套占用空间减小,使得蓄电池增加了电解液空间,有利于蓄电池容量增加。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缝位于隔膜套平面的正中间、或者位于隔膜套的侧边、或者位于隔膜套平面的正中间和侧边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用户需求的不同将压合缝设置在片状的袖筒式的电池隔板平面的任意位置处。
进一步的,所述隔膜片的材料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具有无臭、无毒、化学稳定性好、耐酸碱性较好以及不溶于有机溶剂等的特点,因此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做出的隔膜片具有性能好、持久耐用的特点,用这种隔膜片制成的动力电池隔膜套可以增强电池的性能,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
一种应用上述的袖筒式动力电池隔膜套的动力电池,包括外壳、盖子、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池隔膜套,所述外壳一端开口,所述盖子盖合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所述正极板、负极板和电池隔膜套均位于外壳内,所述电池隔膜套套设于所述正极板或者负极板的外侧,相应的另一个负极板或者正极板设于电池隔膜套的外部,电解液充斥于外壳内部的空间以及电池隔膜套与正极板和负极板之间的空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电池的外壳的内部空隙及电池隔膜套与极板之间的空隙充满了电解液,由于动力电池使用的电池隔膜套为两端开口的袖筒式,因此电池隔膜套内的电解液和电池隔膜套外的电解液循环通畅,电池的电流及温度的传导更加畅通,电池的性能增强了,使用寿命也延长了。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是,由于隔膜套为两端开口的袖筒式,因此将其用于动力电池中提高了隔膜套内电解液的流动性,使电池内部的电解液的循环变的通畅,使极板的工作环境均匀一致,增强了电池的性能,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了压合缝的数量,降低了由于压合缝的失效而造成的蓄电池的损坏率,并且由于压合缝的数量减少了隔膜套在蓄电池中占有的空间更小,极板装配更加灵活,同时,由于隔膜套占用空间减小,使得蓄电池增加了电解液的储存空间,有利于蓄电池容量增加;采用两端开口的袖筒式的隔膜套制成的动力电池性能好且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压合缝在平面中间的电池隔膜套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后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图4为体现图1的电池隔膜套和负极板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压合缝在一个侧边的电池隔膜套的主视图;
图6为图5的后视图;
图7为图5的俯视图;
图8为体现图5的电池隔膜套和正极板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泰舸电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镇江泰舸电池隔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42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鸡胚蛋盘自动收集设备
- 下一篇:含有硫基团的官能化弹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