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4198.0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3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崔洁心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唯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02 | 分类号: | H05B3/02;H05B3/44;H05B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5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稀土 陶瓷 加热 元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
背景技术
市场上常见的金属电加热管元件,安全系数非常低,加热元件多采用金属外管容易出现氧化现象,长期置于水中,容易出现大量水垢,抗压能力低,使用不安全可靠,寿命非常短,能耗比较大,加热不均匀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端头、冷端绝缘瓷管、稀土唤能瓷管、绝缘封头、中心杆紧固螺母、中心杆、加热电阻丝和接线棒;所述绝缘端头与所述冷端绝缘瓷管、稀土唤能瓷管、绝缘封头依次连接;
所述接线棒的数量为二个,用于连接电源线,二个接线棒同时穿过所述绝缘端头进入冷端绝缘瓷管的内部;所述绝缘端头与所述冷端绝缘瓷管之间连接处安装有用于锁紧所述接线棒的接线棒紧固螺母。
所述稀土唤能瓷管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加热电阻丝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接线棒,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通孔后连接另外一个接线棒;
所述中心杆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端头、冷端绝缘瓷管、稀土唤能瓷管、绝缘封头,并在所述绝缘封头的外部通过所述中心杆紧固螺母进行紧固。
所述中心杆位于冷端绝缘瓷管和稀土唤能瓷管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应用了唤能陶瓷技术,适用于加热设备或加热产品,相比于市售产品,能够大幅降低能耗,提高了热转换率;
(2)加热电阻丝依次穿过稀土唤能瓷管的若干个通孔,能够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长加热电阻丝的长度,降低电阻丝的表面热负荷,同时能够增大其表面积,提高加热效率,大幅度提高加热电阻丝的使用寿命;
(3)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结构紧凑,连接稳固,杜绝了氧化现象,长期置于水中,不容易出现水垢,抗压能力高,使用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节能降耗,同时还能够满足经济合理、经久耐用、便于推广的需求;
(4)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为单管双极结构,出现故障时便于更换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的正视结构图;
图2所示的A、B部分为绝缘端头的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3所示的A、B部分为冷端绝缘瓷管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4所示的A、B部分为稀土唤能瓷管的正视图和侧视图;
图5所示的A、B部分为绝缘封头的侧视图和正视图;
图中:1是绝缘端头、2是接线棒紧固螺母、3是冷端绝缘瓷管、4是稀土唤能瓷管、5是绝缘封头、6是中心杆紧固螺母、7是中心杆、8是加热电阻丝、9是接线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稀土唤能陶瓷电加热元件,包括绝缘端头1、冷端绝缘瓷管3、稀土唤能瓷管4、绝缘封头5、中心杆紧固螺母6、中心杆7、加热电阻丝8和接线棒9;所述绝缘端头1与所述冷端绝缘瓷管3、稀土唤能瓷管4、绝缘封头5依次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接线棒9的数量为二个,用于连接电源线,二个接线棒9同时穿过所述绝缘端头1进入冷端绝缘瓷管3的内部;所述绝缘端头1与所述冷端绝缘瓷管3之间连接处安装有用于锁紧所述接线棒9的接线棒紧固螺母2。
如图4所示,所述稀土唤能瓷管4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加热电阻丝8的一端连接其中一个接线棒9,所述加热电阻丝的另一端依次穿过若干个通孔后连接另外一个接线棒9;
所述中心杆7依次穿过所述绝缘端头1、冷端绝缘瓷管3、稀土唤能瓷管4、绝缘封头5,并在所述绝缘封头5的外部通过所述中心杆紧固螺母6进行紧固。
如图5所示,所述绝缘封头5用于封堵电阻丝,防止稀漏电发生危险。
所述中心杆7位于冷端绝缘瓷管3和稀土唤能瓷管4中间位置,起到平衡冷端绝缘瓷管3和稀土唤能瓷管4的作用。
所述中心紧固螺母6固定中心杆7,用于紧固串联各组件,防止中心杆7晃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唯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唯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41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