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小型化膜阀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2372.8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92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万玉明;艾澈熙;崔金明;刘陈立;袁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K99/00 | 分类号: | F16K99/00;F16K11/02;F16K7/17 |
代理公司: | 广州番禺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145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小型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型化膜阀。
背景技术
微型自动化实验室膜阀设备(例如,在生物或生物工程领域)要求容易组合成更大设备、具备安全并且容易使用、容易清洁的一系列处理功能。膜阀设备典型的处理功能包括储存液体、传送液体、在不同的液体管路之间切换、在反应器内催化生物物质、加热、冷却、与电流或者电磁辐射相互作用。
现有的小型化膜阀的弹性薄膜被上下阀体压紧在中间,通过高压气体控制弹性薄膜的变形来控制通道的开/闭。在上下阀体的压紧作用下,弹性薄膜必然会产生一定挤压变形,由于上下阀体与弹性薄膜是整个面接触,从而导致弹性薄膜的挤压变形无法释放,只能向通道内以及阀体外侧溢出,向通道内溢出的薄膜常常将本来就很小的通道堵住,从而大大增加液体在通道内的流动阻力,甚至完全无法流动。
不难看出,现有技术尚存在较大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容易清洁、方便维修、不会引入杂质的,有利于改善由于弹性薄膜挤压变形导致的通道堵塞问题,降低液体流过通道的阻力,提高膜阀性能的新型小型化膜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小型化膜阀,包括:上阀体、下阀体以及夹在上下阀体之间的柔性膜;所述上下阀体通过多个螺丝相连接;所述上下阀体上还设置有阀门系统;
所述阀门系统包括:连接器,空气管路,流体腔、流体管路;所述连接器安装于上阀体上,下端穿入所述上阀体并与上阀体内置的空气管路相连接;所述空气管路连通至柔性膜的上表面;所述连接器中心为通孔,所述通孔连通空气管路;所述流体腔设置于下阀体,并与流体管路一端相连通;所述流体管路的另一端横向延伸至膜阀外侧壁;所述流体管路置于下阀体内部,呈┙弯折;膜阀外侧面设置有与所述流体管路出口相对应的接口;所述接口使流体管路出口与外管路相连接;
在上阀体或下阀体内表面上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高度略低于柔性膜自然舒张时的厚度;凸台环绕设置在流体腔的边缘外侧所对应的位置上,形成封闭空间;上下阀体压紧时,柔性膜产生的变形主要发生在其与凸台接触的区域内。
作为另一种实施方案,可以将柔性膜在被所述上阀体与下阀体压紧的位置上设置通孔或盲孔结构,用于替代上述凸台的设计,也可以作为组合设计,即凸台+通孔或盲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包括平台和突出部,所述平台位于所述突出部的中心;所述平台的高度略低于所述突出部,但突出于阀体表面;
在与所述突出部相对的另一阀体上设置槽体,且所述槽体与突出部相锲合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体腔表面呈弯曲面。
进一步的,多个所述螺丝的位置设置为尽量贴近弯曲表面,以确保上下阀体保持良好的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阀门系统设置为单通路阀门或多通路阀门。所述多通路阀门的各支路中心设置有至少一个屏障;所述屏障包括嵌入限制部件或者将柔性膜局部加厚刚性化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下阀体设置有凹槽,用于嵌入屏障;或者所述局部加厚刚性化的柔性膜直接突出到所述上阀体中作为屏障。
进一步的,多个相同所述阀门系统相互串联成组合阀门系统;所述组合阀门系统相连接的接口表面处设置有密封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部件构成简单,易于拆卸,方便维修和彻底清洁。
2、本实用新型容易组合,以形成更复杂的、结构紧凑的组件;自动化控制,操作使用便捷。
3、本实用新型对阀体内表面进行改进,凸台的设置减少了柔性膜受挤压面积,以减少柔性膜的挤压变形量,从而有效减小因柔性膜挤压变形而对流体产生的阻力作用。
进一步改善,在凸台相对应的另一个阀体表面设置槽体,使流体腔上方的柔性膜形成一种拉伸的效果,从而有效避免了柔性膜受压变形而挤入流体腔,大大减小了流体的流动阻力,提高膜阀的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的相同构思下,采用在柔性膜上设置盲孔或者通孔结构,使得在被上阀体与下阀体压紧位置上的柔性膜具有充分的释放空间,而不容易被挤进流体腔内,同样达到有效降低液体流过通道的阻力,提高膜阀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新型小型化膜阀多通路阀门的主视图的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中上阀体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的剖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未经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2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校园照明智能路灯
- 下一篇:一种ST系列接线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