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轮机改造现场用汽缸镗缸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621371811.3 | 申请日: | 2016-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6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 发明(设计)人: | 曹杰;丁继明;张发;李德平;张强;叶敏;曹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18;B23Q9/02;F15B11/08;F15B13/04;F15B2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信三星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51106 | 代理人: | 王统国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轮机 改造 现场 汽缸 镗缸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镗缸机,具体是一种汽轮机改造现场用的汽缸镗缸机。
背景技术
汽轮机组的汽缸是应用于服役现场(例如电厂)的重要做功设备,其为了能够实现稳定、安全、高效、经济地运行,对制造精度要求极高。然而,在汽轮机组的服役过程中,随着各种外界因素的变化(包括通流改造等)、以及这些外界因素所诱导的材料内部和设计结构等因素的变化,其汽缸存在一定的变形和损伤,这就需要对汽缸进行二次加工,以使汽缸恢复设计要求的高精度。但是,汽轮机组的汽缸属于大型零部件,其在汽轮机组的初次组装时,便已与服役现场的基座、管道等相关部件焊为一体结构,无法将其轻松、容易拆卸后进行返厂再加工,这就需要对服役的汽缸在汽轮机改造现场进行二次加工,以使汽缸恢复设计要求的高精度。
目前,汽轮机改造现场用的汽缸加工设备主要为便携、可移动的镗床-即镗缸机,其具体结构参见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汽轮机用现场镗缸机床”(公开号:CN 2710807,公开日:2005年7月20日),该技术主要由镗杆、径向布置在镗杆上的刀架、布置在刀架前方镗杆上的前轴瓦、布置在刀架后方镗杆上的后轴瓦、调整刀架沿着镗杆轴向位移的轴向进给机构和驱动镗杆周向旋转动作的动力机构组成。前述镗缸机虽然能够用于对汽轮机改造现场的汽缸进行二次加工,但是,该镗缸机的结构决定了其在进行汽缸加工时,镗杆必须以刀架前方的前轴瓦和刀架后方的后轴瓦在汽轮机的汽缸上进行支撑,这种依靠轴瓦进行周向旋转的支撑结构不仅容易使轴瓦磨损,而且对周向旋转的镗杆的支撑精度低,这必然会直接影响汽缸的加工精度,使得汽缸的改造加工难度大、精度差、效率低,不够经济、可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汽轮机改造现场的汽缸改造、再加工的特殊性以及现有汽缸镗缸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加工难度小、加工精度高、经济高效、可靠实用的汽轮机改造现场用汽缸镗缸机。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轮机改造现场用汽缸镗缸机,包括镗杆,所述镗杆上布置有径向的刀架、调整刀架沿着镗杆轴向位移的轴向调整机构、以及驱动镗杆周向旋转动作的动力机构,所述刀架前、后方的镗杆上还对应布置有结构相同的前支撑轴承和后支撑轴承,所述前支撑轴承和后支撑轴承与汽缸前、后部位的轴承箱相对应,所述前支撑轴承和后支撑轴承分别通过弧形压板和锁紧螺钉固定在对应轴承箱的轴承档上;所述前支撑轴承主要由从内而外依次布置在一起的紧定锥套、内圈、调心轴承、外圈和轴承座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前支撑轴承和/或后支撑轴承的轴承座外周布置有多块分别径向凸起的锌铝合金瓦块,在汽缸上组装时,所述前支撑轴承和/或后支撑轴承的轴承座通过瓦块与对应的弧形压板和轴承档接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架的刀架本体主要由多个组拼单元通过紧固螺栓依次组合而成、为长度可调整的接长结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架的刀座通过轴向对刀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滑动装配在刀架本体尾端的连接座上;所述轴向对刀机构主要由对刀丝杆和丝杆螺母组成,所述对刀丝杆以周向可旋转的方式旋转装配在连接座上的支撑座上,对刀丝杆的螺纹作业段延伸至刀座处,对刀丝杆上连接有对刀手轮,所述丝杆螺母固定在刀座上、与对刀丝杆的螺纹作业段螺纹配合。进一步的,所述刀座与连接座以燕尾状的滑动副结构配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刀架的刀夹上装配有镗刀,所述刀夹通过径向进刀机构以可滑动的方式滑动装配在刀座上;所述径向进刀机构主要由传动轴和梯形丝杆组成,所述传动轴以周向可旋转的方式旋转装配在刀座上,传动轴的一端通过单向轴承与刀座上所布置的进刀手柄相连接、另一端通过齿轮组与梯形丝杆的底端相连接,所述梯形丝杆的顶端与刀夹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刀夹与刀座以燕尾状的滑动副结构配合在一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镗杆上的动力机构为液压马达驱动机构;所述液压马达驱动机构主要由液压站、液压泵以及按循环油路依次连接的溢流阀、高压过滤器、出油压力表、液压马达、回油压力表和油热交换器组成,所述液压马达布置在镗杆上,且所述液压马达上设有泄油管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镗杆上设有径向的辅助支撑,所述辅助支撑处在与镗杆上的刀架相平行的平面上。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支撑为长度可调整的接长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