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精密铸造件加工的定位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1196.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439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欣;李寿刚;刘景晔;武传波;杨晓红;周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C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中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12105 | 代理人: | 胡京生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精密 铸造 加工 定位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用机加工定位夹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精密铸造件加工的定位夹具,用于精密铸造机箱精加工前的定位。
背景技术
我公司某型号机箱考虑加工成本问题,由机加工改为精密铸造,精密铸造的尺寸一致性难以保证,在加工过程中每个毛皮机箱都要设计不同的加工方案,由于铸造尺寸变化比较大,所以寻找机箱的基准面很困,很多情况是要求每个机箱再铣床上进行对刀、寻尺寸,边加工边做改动,而且工艺人员和操作人员时刻关注每一个机箱的加工状态,这样的加工效率很低费事费力。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状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加工效率的用于精密铸造件加工的定位夹具。
为了准确探知铣床在加工内腔时的位置是否与定位基准吻合,方便工艺人员在加工前做出准确的加工方案,在定位夹具体上开出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二个长方形探孔Ⅲ,在加工前工艺人员模拟加工过程利用带有刃口的探凿,通过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二个长方形探孔Ⅲ在箱体上刻出印记,工艺人员通过观察印记位置设计出加工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精密铸造件加工的定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夹具体、探凿;
所述定位夹具体为矩形板状,在定位夹具体反面凹面内设有数个减重用的矩形通孔,数个矩形通孔按四排间隔对称排列,每排四个矩形通孔,四个矩形通孔等距设置,在第一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的上方和第四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的下方分别设有一个凸起定位块,在第二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和第三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之间,设有二个凸起定位块,每个凸起定位块的面上设有三个凸起,
在第一排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矩形通孔之间上方的板面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探孔Ⅰ,
在第四排的第三个和第四个矩形通孔之间下方的板面上设有一个长方形探孔Ⅱ,在第二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和第三排的第一个、第二个矩形通孔之间的凹面上,设有二个长方形探孔Ⅲ,二个长方形探孔Ⅲ对应面的两侧为间隙配合,中间相通,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和二个长方形探孔Ⅲ的中心在一条水平线上;
所述探凿一端为把手,另一端为刀具,刀具的截面为长方形,刀具的刃口处为斜面口;
所述探凿的刀具置于长方形探孔Ⅰ中或置于长方形探孔Ⅱ中或分别置于二个长方形探孔Ⅲ中,长方形的刀具分别与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和二个长方形探孔Ⅲ为小间隙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为了准确探知铣床在加工内腔时的位置是否与定位基准吻合,方便工艺人员在加工前做出准确的加工方案,在定位夹具体上开出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二个长方形探孔Ⅲ,在加工前工艺人员模拟加工过程利用带有刃口的探凿,通过长方形探孔Ⅰ、长方形探孔Ⅱ、二个长方形探孔Ⅲ在箱体上刻出印记,工艺人员通过观察印记位置设计出加工方案,保证了机箱加工后的误差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提高了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体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探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被加工机箱的B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夹具体与被加工机箱B面接合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7实际划痕印记左偏移的示意图;
图8为图7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用于精密铸造件加工的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夹具体1、探凿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1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化拼合式电极加工用治具
- 下一篇:一种机油泵体加工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