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废物热解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0911.4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杜娟;熊志乾;鲍波;陈燕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国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33 | 分类号: | F23G5/033;F23G5/027;F23G5/04;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壹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56 | 代理人: | 邓荣,徐文军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物 解气 化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保设备,具体是一种固废物热解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生活生产出的各类生活垃圾的数量也急剧上升,在这些生活垃圾当中,不可回收垃圾数量居多。固废物的填埋、焚烧处理存在对地下水和空气污染等严重环保问题,热解气化处理是世界公认的技术发展方向,然而,目前投入使用的热解气化处理设备大多是在煤气化和生物质气化设备转化而来的,这些设备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1)结渣严重和出渣困难;(2)炉排容易烧坏变形,操作不方便,更换成本高;(3)给氧化层供气不均匀;(4)固定于圆柱形,大型化制造成本高。上述问题中最严重的是第一个问题,因为传统的条形炉排、板形炉排、翻转炉排、往复炉排、拨叉式炉排、塔形炉排、鱼鳞式炉排等固定床气化炉气化固废物时,经常碰到结渣和排渣困难等问题,并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加之固废物成分十分复杂,掺杂大量石块、砖土、瓦块、玻璃瓶等坚硬物质,经常造成对气化设备的堵塞和损坏,由此造成固废物气化设备难以普及和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废物热解气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废物热解气化装置,包括气化炉体、加热腔、氧化区、还原区、干馏区和干燥区;所述气化炉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炉渣收集腔、加热腔、氧化区、还原区、干馏区和干燥区;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竖直的推板,推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水平的推杆,在收集腔的右侧壁上设有排渣门;在所述加热腔与收集腔之间设置有固定筛网,筛网的上表面设有振动网,振动网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气化炉体的内侧壁上,另外一端上固定有伸出气化炉体的连杆,在炉渣收集腔内连通有风机;所述加热腔对应的气化炉体侧壁上固定有一圈导热板,在加热腔内安装有点火装置,点火装置上连接有控制器,在加热腔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连接在控制器上;所述加热腔的侧壁上连通有水平的进料管,进料管的另外一端上连通有进料斗,在进料斗内安装有粉碎装置,在进料管内还设有活塞,活塞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塞杆;所述气化炉体的侧壁上设置有一层水套;所述气化炉体的顶部连通有收集斗,在收集斗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材质为铜,其高度为加热腔高度的一半。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斗上盖有密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水套上连通有出水管和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斗为倒置的漏斗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内部的粉碎装置对垃圾进行粉碎,使其细化,便于燃烧,提高效率,设置的导热板能够快速提高导热效果,使内部的温度升高快,节省时间,也使加热均匀,便于对内部的温度的控制,烟气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对水套内的水加热,吸收烟气中的热量,减少热量损失;设置的振动网振动,不仅能够使垃圾均匀摊铺开来,便于点火燃烧,还能够将产生的炉渣震落到底部的炉渣收集腔内,便于统一处理,炉渣处理彻底,不堵塞内部氧气流通。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固废物热解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化炉体,2-加热腔,3-氧化区,4-还原区,5-干馏区,6-干燥区,7-收集斗,8-排气管,9-进料管,10-进料斗,11-密封盖,12-活塞,13-活塞杆,14-粉碎装置,15-固定筛网,16-炉渣收集腔,17-振动网,18-转轴,19-点火装置,20-控制器,21-温度传感器,22-水套,23-出水管,24-进水管,25-风机,26-推板,27-推杆,28-排渣门,29-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国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国源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09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活垃圾混合污泥固化焚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中间流型炉膛结构的二次燃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