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焙烧降温收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21370185.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434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10 |
发明(设计)人: | 邵京明;刘朋;路良山;姜鑫;高云;刘文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B01D36/04;B07B1/04;F28C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5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焙烧 降温 收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焙烧降温收尘装置。
背景技术
焙烧,即固体物料在高温不发生熔融的条件下进行的反应过程,以改变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可以有氧化、热解、还原、卤化等,通常用于焙烧无机化工业和冶金工业。焙烧的作用有:固定成型生制品;排除挥发物,提高产品的机械强度;保证产品结构均匀,无内在和外在的缺陷;保证产品的物理参数符合要求吗,质量实现均质。
在世界含金矿物资源中,含金砷黄铁矿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黄金的原矿石含有大量的砷、硫等杂质,现有技术中需要先进行焙烧,将这些杂质先焚烧氧化掉一部分,高温剔除这些杂质,消除或者减小它们的干扰。在现在的焙烧制酸工艺过程中,一般是采用两次焙烧法。故而,对于高砷高硫金精矿而言,采用两段焙烧预处理工艺无疑是一种最佳的选择,一段焙烧产生的粉尘和焙砂再进入二段炉进行氧化焙烧,进一步脱硫,焙烧结束后焙砂的温度达500℃,需经降温除尘后才能进入制酸系统。
关于降温除尘,如果采用自然降温,效率太低,耗时太长,导致成本太高,不适用于工业化。一般的降温方式有风冷式和水冷式。通常情况下,焙砂冷却降温采用冷却器进行降温,以水作为冷却剂带走热量。但是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缺点,(1)因作为冷却剂的水缺乏流动性,使得降温效率较低,耗时较长。(2)不便于粉尘和焙砂的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降温效率高、耗时短,且能更好地分离矿尘的焙烧降温收尘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焙烧降温收尘装置,包括水冷槽1、入料口2、进水口3、出料口4、收尘烟囱5、喷淋头6,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槽1为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若干旋转片7、上侧面设有收尘烟囱5,前侧面设有电机8,左侧面设有入料口2,右侧面设有出料口4、进水口3,其收尘烟囱5顶部设有若干喷淋头6,其电机8固定于基座15上,且通过转轴9与水冷槽1内部的旋转片7连接,其出料口4通过管路10连接有沉淀池11,所述沉淀池11内部左右平行设有第一滤板12、第二滤板13,且第二滤板13与沉淀池11池壁组成的空间内设有抽水泵14,其抽水泵14通过管路10与喷淋头6连接。
所述收尘烟囱5为梯形体结构。
所述喷淋头6为扇形喷淋头,且平行并排设置于收尘烟囱5顶部。
所述旋转片7设有四到六片,且其为矩形结构。
所述第一滤板12和第二滤板13均为倾斜设置,且第一滤板12的滤孔直径大于第二滤板13的滤孔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焙砂与水直接接触,且可实现冷却水充分的循环流动性,加上电机水冷槽内的旋转片的驱动,大大提高降温效率,缩短降温时间,可实现快速高效的降温。
(2)设置沉淀池,在其内部的第一滤板和第二滤板的作用下,更好地实现焙砂与粉尘的分离,而且处于沉淀池内的焙砂也可继续降温至所需温度。
(3)通过抽泵供给喷淋头的水是经过过滤的,不会对喷淋头造成堵塞。而且采用扇形喷头,其喷洒面积大,适用于收尘烟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水冷槽1、入料口2、进水口3、出料口4、收尘烟囱5、喷淋头6、旋转片7、电机8、转轴9、管路10、沉淀池11、第一滤板12、第二滤板13、抽水泵14、基座1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一种焙烧降温收尘装置,包括水冷槽1、入料口2、进水口3、出料口4、收尘烟囱5、喷淋头6,所述水冷槽1为长方体结构,内部设有若干旋转片7、上侧面设有收尘烟囱5,前侧面设有电机8,左侧面设有入料口2,右侧面设有出料口4、进水口3,其收尘烟囱5顶部设有若干喷淋头6,其电机8其电机8固定于基座15上,且通过转轴9与水冷槽1内部的旋转片7连接,其出料口4通过管路10连接有沉淀池11,所述沉淀池11内部左右平行设有第一滤板12、第二滤板13,且第二滤板13与沉淀池11池壁组成的空间内设有抽水泵14,其抽水泵14通过管路10与喷淋头6连接。
所述收尘烟囱5为梯形体结构。
所述喷淋头6为扇形喷淋头,且平行并排设置于收尘烟囱5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招金贵金属冶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213701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